卵巢癌現(xiàn)在已經成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癌癥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如果絕經過遲,應警惕患卵巢癌的風險,定期做健康檢查很重要。
專家介紹,卵巢癌的分型很多,上皮性腫瘤多發(fā)于50至60歲的婦女,生殖細胞腫瘤多見于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惡性腫瘤的預后與分期、病理類型及分級、年齡等有關。最重要的是腫瘤期別和殘存腫瘤數(shù)量,期別越早預后越好,殘存腫瘤越少預后越好。故而早期發(fā)現(xiàn)卵巢癌對于預后的意義很大。
最近我們收治了多例晚期卵巢惡性腫瘤患者,她們大多是絕經后的女性,年齡從50歲到80歲不等,其共同的癥狀都是腹脹、腹部腫塊以及胃腸道癥狀;由于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壓迫,還可以引起下肢浮腫、下肢疼痛、尿頻、便秘、氣急、心悸等癥狀;也有人在短時間迅速消瘦、貧血等惡病質表現(xiàn)。由于很多人早期未加注意,就診時已到晚期,令人痛惜。
絕經過遲或是卵巢癌癥狀
絕經年齡到了,但是遲遲未絕經,是好事還是壞事?專家提醒女性朋友,女性絕經過遲要警惕卵巢腫瘤的侵襲,所以絕經時間太晚要先篩查卵巢腫瘤。中國女性均絕經年齡約為49.5歲,有些專家表示,婦女絕經年齡最好不要超過53歲,否則要該警惕卵巢腫瘤的可能。
引起絕經年齡推遲的卵巢腫瘤主要為卵巢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前者為低度惡性腫瘤,后者為卵巢良性腫瘤,有時這兩種腫瘤可同時合并存在。這種卵巢腫瘤患者除出現(xiàn)月經紊亂、絕經年齡延遲外,大多無其他癥狀。
因此,絕經年齡過遲成了卵巢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的重要信息,年齡超過53歲的更年期婦女,仍然沒有絕經應提高警惕,切莫疏忽了卵巢腫瘤。
廣大女性朋友要經常關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絕經后女性,不能簡單地認為絕經后就喪失了女性的部分功能,就不必關注生殖健康。
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都應該進行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必要時測定血清CA125、AFp等腫瘤標志物。對于患有乳癌、胃腸癌,或是有卵巢癌家族遺傳史的高危人群更應嚴密隨訪,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此外,高蛋白富含維生素A、避免高膽固醇的飲食,不吸煙,不喝酒,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的體質,這些都對預防腫瘤有一定幫助。
絕經一年多陰道出血通常不正常,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宮頸病變或激素水平異常有關。 絕經后陰道出血常見于子宮內膜息肉...
性生活的滿意度與年齡、激素水平、心理狀態(tài)等多因素相關,并非單純由絕經狀態(tài)決定。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陰...
絕經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黏膜變薄、抵抗力降低,確實更容易發(fā)生感染,但用舌頭舔舐(口交)本身不一定會直接導...
絕經期乳腺癌可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治療。絕經期乳腺癌可能與雌激素水平下降、基因突變、乳腺組織退...
絕經后有少量出血可能與激素波動、子宮內膜病變、宮頸病變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 1、激素波動 絕經后卵...
絕經后女性情緒波動可能與激素水平變化、心理適應等因素有關,屬于常見生理現(xiàn)象,但持續(xù)異常需警惕心理健康問題。 女性...
絕經后有白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也可能與婦科疾病有關。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分泌物通常會減少,但部...
女性絕經期可能出現(xiàn)月經紊亂、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睡眠障礙、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癥狀等表現(xiàn)。絕經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停止...
延緩絕經可通過調整飲食、規(guī)律運動、控制體重、心理調節(jié)、中醫(yī)調理等方式實現(xiàn)。絕經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自然生理過程,...
女性絕經期需要補充鈣、維生素D、植物雌激素、優(yōu)質蛋白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絕經期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導致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