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是一種由周圍神經炎引起的疾病。治療方法有很多。對于反復發(fā)作嚴重的面癱,可以用中藥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比如可以用巴豆敷法治療面癱,再配合中醫(yī)針灸,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調理,保持愉快的心情,減少外界刺激。
中藥配方治療面癱
(1)取巴豆、乳香、無藥、蓖麻仁、冰片、麝香制成軟膏,貼在患側太陽穴,一般三天一次。l~5次,效率95%。(2)取1粒巴豆(去油),斑1只(去頭足),麝香0.2g、川烏、草鳥、白附子o.5g,7粒白芥子,共研細末,灑在醫(yī)用膠帶上,貼患側太陽、迎香、頰車、地倉穴,5~7天自行脫落,1~2次即可愈合。(3)取巴豆(去皮)、斑蟲(去頭足)各3個,鮮姜(去皮)共搗成糊狀.均勻混合,涂在傷濕止痛膏或麝香虎骨膏上,外敷患側牽正穴3~5小時,病程1月以內1月~2~3月2~3次.4~6月,3~5次。病程超過6個月的,療效不佳。局部起泡應預防感染。
面癱發(fā)病期安全飲食有以下幾點:1、平時心情愉快,放松,勞逸適中,睡眠充足。2.減少電視、電腦、紫外線等外部刺激。3、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要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保暖頭面。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豆類、魚類。5.鈣不僅有利于骨骼和智力,還能促進肌肉和神經功能的正常。因為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和肌肉萎縮,所以鈣非常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乳制品富含鈣。其中,這是面癱患者發(fā)病期飲食注意事項中最重要的一點。6.面癱發(fā)病期的飲食注意事項非常重要,即引導患者將食物放在健康的側舌后面,慢慢咀嚼和吞咽,少量多餐,以滿足身體的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合理配置飲食,根據病情給予半流質或普通食物,應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的食物。進食前后做好口腔護理,如漱口,清潔口腔,防止口腔潰瘍的發(fā)生。
除了上述治療面癱的方法外,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由于眼瞼閉合不完全或無法閉合,瞬時動作和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暴露,容易引起眼部感染,損傷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非常重要,減少眼睛的使用,外出時戴太陽鏡或眼罩,同時滴一些具有潤滑、抗炎和營養(yǎng)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戴眼罩或紗塊。并涂上抗生素眼膏,保護角膜,預防結膜炎。
小兒中風面癱一般可以治療,但恢復情況與病因、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時機有關。中風面癱在醫(yī)學上稱為面神經麻痹,可能與病...
32歲出現嘴歪面癱可能與腦卒中、貝爾面癱、顱內腫瘤等因素有關,需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 腦卒中是導致突發(fā)面癱的常見原...
中風面癱的恢復時間通常為3-6個月,具體恢復速度與神經損傷程度、治療時機及個體差異有關。 中風導致的面癱屬于中樞...
中風面癱一般是指中樞性面癱,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中樞性面癱可能與腦梗死、腦出血等因素...
中風面癱嘴歪眼斜可能與腦卒中、面神經炎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改善。 中風面癱嘴歪眼斜常見于腦...
中風后面癱兩年,治好的概率相對較低,但仍存在恢復可能。 面癱恢復程度與神經損傷嚴重程度、治療時機及康復訓練密切相...
中風面癱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 中風面癱可能與腦血管病變、神經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面...
面癱不一定是小中風的前兆,但兩者可能存在關聯。面癱通常由面神經炎引起,而小中風多與腦部血管病變相關。 面癱主要表...
面癱患者艾灸可選取陽白穴、頰車穴、合谷穴等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功能。 面癱多由風寒侵襲面部經絡或病...
面部中風面癱八年通常屬于陳舊性面神經麻痹,可通過藥物、物理治療及手術等方式改善癥狀。 陳舊性面神經麻痹多與病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