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可能由劇烈運動、妊娠期生理變化、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原因引起。尿蛋白升高提示腎臟濾過功能異常,需結合其他檢查明確病因。
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暫時性尿蛋白升高,與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短暫增加有關。通常表現為運動后尿液泡沫增多,休息24-48小時后復查尿常規(guī)可恢復正常。無須特殊治療,建議運動前后適量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
妊娠中晚期子宮增大壓迫腎靜脈,或妊娠期高血壓可能導致生理性蛋白尿。多伴隨下肢水腫、血壓輕度升高等表現。需定期監(jiān)測尿蛋白定量和血壓,建議采取左側臥位休息,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
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小球腎炎可破壞濾過屏障,導致持續(xù)性蛋白尿。常伴有血尿、眼瞼浮腫、乏力等癥狀。可能與鏈球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臨床常用黃葵膠囊、百令膠囊配合纈沙坦膠囊治療,需腎穿刺明確病理類型。
長期高血糖損傷腎小球基底膜,早期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進展為大量蛋白尿。多合并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建議嚴格控制血糖,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厄貝沙坦片延緩病情進展。
持續(xù)高血壓導致腎小動脈硬化,引發(fā)蛋白尿和夜尿增多。血壓控制不佳者易進展為腎功能不全。治療需聯合硝苯地平控釋片、貝那普利片等藥物,將血壓維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0.8克/千克體重。
發(fā)現尿蛋白異常后應避免高鹽高脂飲食,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建議記錄24小時尿量變化,定期復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伴有水腫者需限制每日液體攝入量,睡眠時抬高下肢。若尿蛋白持續(xù)陽性或伴隨血肌酐升高,應及時至腎內科就診完善尿蛋白電泳、腎臟超聲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