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可分為慢性特異性結腸炎和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慢性待異性結腸炎多見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腸結核等;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直腸和結腸黏膜糜爛與潰瘍、原因不明。腹瀉為本病的主要癥狀,嚴重者每日大便可達10余次,糞便中常含有血、膿和黏液,可伴有里急后重和腹痛。
現(xiàn)就慢性結腸炎的飲食保健介紹如下:
[飲食原則]
1.飲食宜采用軟而容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急性期只給無渣半流質)。嚴重發(fā)作時,宜禁食,通過靜脈內供給營養(yǎng),使腸道得以休息。
2.選食一些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馬蘭頭、菊花腦、馬齒莧、莧菜、茶葉、大蒜等。在疾病間歇期,可選食一些有收斂、固濕作用的食物,如蓮子、薏苡仁、芡實、陳倉米等。
3.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并宜避免吃牛奶和奶制品;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如干豆類。
[食療驗方]
1.銀花紅薯飯:紅薯切細塊占60%,大米占40%。每次若以500克算,則加入銀花15~30克(視大便檢查情況及癥狀酌量),生姜2片,按常法煮飯、煮粥均可。
每日三餐均吃,要堅持不少于3~4個月。
2.馬齒莧100克,水煎服。適用于急性發(fā)作期。
3.大蒜頭5個,白蘿卜100克,加水同煎。適用于急性發(fā)作期。
4.山藥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25克,烏梅4個,果料及白糖適量。山藥蒸熟搗成泥狀,赤豆制成豆沙,芡實、扁豆炒研成粉,按常法制成糕。以烏梅、白糖熬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疾病緩解期時經常食用。
輕微慢性腸炎多數情況下可以治愈。治療方式主要有飲食調整、藥物治療、腸道菌群調節(jié)、定期復查。 1、飲食調整: 避免...
慢性腸炎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益生菌補充、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慢性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飲食刺激、腸道菌...
慢性腸炎患者不建議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可能加重腹痛、腹瀉等癥狀,日常建議選擇散步、瑜伽等低強度活動,急性發(fā)作期需暫...
慢性腸炎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益生菌補充、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治療。慢性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飲食不當、腸道菌...
若出現(xiàn)慢性腸炎,可以適量吃香蕉、蘋果、木瓜、石榴等水果,也可以遵醫(yī)囑吃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蒙...
慢性腸炎的癥狀主要有腹瀉、腹痛、黏液便、體重下降等。癥狀發(fā)展通常從早期輕微不適逐漸進展至持續(xù)消化道功能紊亂。 1...
慢性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黏液便、體重下降等癥狀,嚴重時可伴隨發(fā)熱或貧血。癥狀發(fā)展通常經歷早期輕度不適、進展...
慢性腸炎可通過飲食調節(jié)、藥物治療、益生菌補充、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慢性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飲食不當、腸道菌...
慢性腸炎早期可通過飲食調整、益生菌補充、藥物治療、中醫(yī)調理等方式干預。慢性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腸道菌群失調...
慢性腸炎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生活習慣改善、定期復查等方式緩解。慢性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飲食不當、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