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長期不良姿勢、頸椎退行性變、外傷以及遺傳因素等。這些因素導致頸椎結構異常,進而引發(fā)疼痛、僵硬等癥狀。預防和治療需從改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藥物治療等方面入手。
1、長期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電腦或伏案工作,會導致頸椎承受過大壓力,加速頸椎間盤退變。建議調整工作姿勢,保持頭部與脊柱自然對齊,每工作1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
2、頸椎退行性變。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椎體邊緣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或脊髓??梢酝ㄟ^頸部肌肉鍛煉延緩退變,如頸部前后左右緩慢活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3、外傷。頸部受到撞擊、扭傷等外力作用,可能造成頸椎骨折、脫位或軟組織損傷。急性期應佩戴頸托固定,遵醫(yī)囑進行康復訓練,避免二次損傷。
4、遺傳因素。部分人群天生頸椎結構異常,如椎管狹窄、椎體畸形等,更容易發(fā)生頸椎病。這類人群應特別注意預防,定期進行頸椎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治療。
5、其他因素。肥胖、骨質疏松、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也可能誘發(fā)或加重頸椎病??刂企w重、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有助于預防頸椎病。
治療頸椎病需要綜合施策。藥物治療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肌松劑如乙哌立松,以及神經營養(yǎng)藥物如甲鈷胺。物理治療包括頸椎牽引、超短波、中頻電療等。手術治療適用于嚴重神經壓迫或保守治療無效者,常見術式有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頸椎后路減壓術等。
預防頸椎病關鍵在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正確坐姿,避免長時間低頭。適當進行頸部肌肉鍛煉,如米字操、頸部后伸運動。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使頸椎保持自然生理曲度。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定期進行頸椎檢查,早發(fā)現早治療。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但通過積極預防和規(guī)范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獲得良好效果。對于已經出現癥狀的患者,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同時要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