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子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危害,但可能因輻射暴露產(chǎn)生潛在影響。醫(yī)療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刂圃诎踩秶鷥?nèi),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檢查類型、照射部位、個體敏感度等。
常規(guī)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較低,例如拍攝四肢或胸片的輻射量相當于自然環(huán)境中幾天的本底輻射。這類檢查對成人幾乎無影響,孕婦和兒童需謹慎評估必要性。CT檢查的輻射量較高,頭部CT相當于數(shù)月自然輻射,腹部CT可能接近數(shù)年本底輻射量。醫(yī)療輻射的致癌風險與累積劑量相關,單次檢查的致癌概率極低,但應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特殊人群需特別注意輻射影響。胎兒對輻射敏感,孕早期應盡量避免腹部X光檢查。兒童細胞分裂活躍,相同劑量下輻射風險是成人的數(shù)倍,需采用兒童專用低劑量protocols。甲狀腺、乳腺等輻射敏感器官應做好防護。造影劑可能引發(fā)過敏反應,腎功能不全者存在造影劑腎病風險。多次放射性檢查可能產(chǎn)生累積效應,腫瘤患者等需頻繁影像監(jiān)測的人群應做好劑量記錄。
進行影像檢查前應告知醫(yī)生妊娠情況、過敏史、腎功能等基本信息。檢查時配合技師做好非檢查部位的防護,如穿戴鉛圍裙、頸套等。選擇低輻射替代方案,如超聲、MRI等無輻射檢查。保留檢查記錄避免重復照射。出現(xiàn)造影劑過敏反應需立即告知醫(yī)務人員。檢查后適當飲水促進造影劑排泄,腎功能異常者需監(jiān)測尿量。合理控制檢查頻率,避免短期內(nèi)多次接受輻射檢查。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