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氣的中藥主要有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等。腎氣不足可能與先天稟賦不足、久病體虛、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夜尿頻多等癥狀。建議在醫(y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藥物,避免自行用藥。
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適用于腎陰不足引起的潮熱盜汗、眩暈耳鳴。其有效成分可促進造血功能,改善腎精虧虛導致的發(fā)育遲緩。使用時應(yīng)避免與蘿卜同服,以免影響藥效。常見劑型有熟地黃顆粒、六味地黃丸等。
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能補益肝腎、收斂固脫,對腎氣不固導致的遺精滑泄、崩漏帶下有顯著效果。其含有的山茱萸苷可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改善腎陽虛引起的四肢不溫。需注意濕熱體質(zhì)者慎用,常用制劑包括金匱腎氣丸、左歸丸等。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作用,適合腎精不足所致的視力減退、早衰白發(fā)。所含枸杞多糖能抗氧化并改善睪丸功能,緩解房勞過度引起的生殖功能下降。外感實熱者忌服,臨床常用杞菊地黃丸、五子衍宗丸等含枸杞成分的中成藥。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干燥成熟種子,可補陽益陰、固精縮尿,主治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其黃酮類成分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改善性激素水平。陰虛火旺者不宜單用,常與沙苑子配伍見于龜鹿二仙膠、右歸丸等方劑。
肉蓯蓉是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帶鱗葉肉質(zhì)莖,能補腎陽、益精血、潤腸燥,適用于腎陽不足兼腸燥便秘者。苯乙醇苷類物質(zhì)可促進神經(jīng)生長因子合成,改善老年性腎虛認知障礙。脾胃虛弱便溏者慎用,常見制劑有蓯蓉通便口服液、巴戟天寡糖膠囊等。
日??蛇m當食用黑芝麻、核桃、山藥等食物輔助補腎,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建議每周進行3-5次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忌食生冷寒涼之物。若出現(xiàn)嚴重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等癥狀,應(yīng)及時到中醫(yī)內(nèi)科就診,通過脈診、舌診等明確證型后規(guī)范用藥,切勿長期自行服用補腎藥物以免打破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