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不適可見于慢性胃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引起的炎癥,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酗酒等因素有關?;颊叱1憩F為上腹隱痛、餐后飽脹、噯氣等癥狀。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鋁碳酸鎂咀嚼片、膠體果膠鉍膠囊等藥物。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規(guī)律飲食。
胃潰瘍是胃黏膜深層出現的破損,多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典型癥狀為餐后上腹痛,可能伴有黑便、嘔血等。常用藥物包括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枸櫞酸鉍鉀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組合治療?;颊邞錈熛蘧疲瑴p少濃茶咖啡攝入。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胃腸功能紊亂,與精神壓力、胃腸動力異常相關。主要表現為早飽、上腹灼熱感,但胃鏡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可遵醫(y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復方消化酶膠囊、馬來酸曲美布汀片等調節(jié)胃腸功能。建議少食多餐,避免過度勞累。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危險因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高鹽飲食、家族史等。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胃部不適,進展期可出現消瘦、嘔血、貧血等癥狀。確診需胃鏡活檢,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放化療。40歲以上長期胃部不適者建議定期胃鏡檢查。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疾病,與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相關。典型癥狀為反酸、燒心,平臥時加重。常用藥物有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莫沙必利片、硫糖鋁混懸凝膠等。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抬高床頭可緩解癥狀。
胃部不適患者應注意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焦慮。飲食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類、面條,少量多餐。忌食過冷過熱、辛辣油膩食物。若癥狀持續(xù)超過2周或出現嘔血、黑便、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須及時就醫(yī)完善胃鏡等檢查。長期胃部不適者建議每年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必要時根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