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喊啞了可通過聲帶休息、適量飲水、蒸汽吸入、藥物治療、發(fā)聲訓練等方式恢復。嗓子喊啞通常由聲帶過度使用、咽喉炎癥、聲帶水腫、反流性咽喉炎、聲帶小結(jié)等原因引起。
避免說話或低聲說話,減少聲帶振動。急性期需完全禁聲1-2天,防止聲帶黏膜進一步充血。用寫字板或手機打字代替交流,避免清嗓、咳嗽等刺激聲帶的動作。若因職業(yè)需持續(xù)發(fā)聲,建議調(diào)整工作安排。
飲用40℃左右的溫開水,每日1500-2000毫升??商砑由倭糠涿蹪櫤?,避免含糖飲料。水溫過高可能燙傷黏膜,過涼會刺激喉部血管收縮。隨身攜帶保溫杯,每隔半小時小口慢飲,保持咽喉濕潤。
將面部置于盛有熱水的容器上方,用毛巾覆蓋頭部吸入蒸汽10-15分鐘??杉尤腓駱溆突虮『赡X1-2滴,有助于緩解聲帶水腫。每日2-3次,注意防止燙傷。霧化吸入生理鹽水效果更佳,但需醫(yī)用霧化器輔助。
聲帶充血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金嗓開音丸、甘桔冰梅片等中成藥。細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過敏者改用羅紅霉素分散片。反流性咽喉炎需配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用藥期間禁煙酒及辛辣食物。
恢復期可進行腹式呼吸練習,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緩慢發(fā)"嘶"聲。避免胸式呼吸導致的喉部肌肉緊張。專業(yè)嗓音訓練需語言治療師指導,學習正確的發(fā)聲位置和共鳴技巧,預防聲帶病變復發(fā)。
恢復期間保持室內(nèi)濕度50%-60%,使用加濕器避免干燥空氣刺激。飲食選擇小米粥、蒸蛋等軟質(zhì)食物,忌食油炸、堅果類易刮傷黏膜的食品。若聲音嘶啞超過2周未緩解,或伴隨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聲帶息肉等器質(zhì)性病變。長期用嗓人群建議每年進行喉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