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綜合征患者可通過按摩合谷穴、三陰交穴、太溪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改善癥狀。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以口干、眼干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yī)認為與津液不足、陰虛火旺有關。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間,具有疏風解表、通絡止痛的作用。按摩該穴位可促進唾液分泌,緩解口干癥狀。操作時用拇指指腹以畫圈方式按壓3-5分鐘,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長期堅持有助于改善口腔干燥,但需配合醫(yī)生治療。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是肝脾腎三經交匯處。刺激該穴位可滋陰養(yǎng)血、調理內分泌,對緩解眼干、皮膚干燥有效。每日用拇指垂直按壓5分鐘,配合熱敷效果更佳。孕婦禁用此穴位。
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屬腎經原穴。按摩能滋補腎陰、生津潤燥,改善全身干燥癥狀??捎媚粗钢父拱磯褐廖⑽l(fā)熱,早晚各一次。腎虛型干燥綜合征患者尤為適用。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處,是腎經起始穴。睡前按摩此穴能引火歸元、滋陰降火,緩解夜間口干眼干。建議先用溫水泡腳后,用掌根推擦穴位至發(fā)熱,持續(xù)5-10分鐘。
足三里穴在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屬胃經要穴。刺激該穴可健脾益胃、化生津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間接緩解干燥??捎冒瑮l溫和灸10-15分鐘,配合指壓效果更好。
穴位按摩需長期堅持才能見效,建議每日1-2次,每個穴位操作3-5分鐘。按摩前后可飲用溫水促進代謝,避免用力過猛造成皮膚損傷。干燥綜合征患者應同時保持環(huán)境濕度,使用人工淚液和唾液替代品,定期復查免疫指標。若出現關節(jié)腫痛、肺部病變等系統癥狀,須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