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xiàn):肺癌的臨床表現(xiàn)與癌腫的部位、大小、是否壓迫、侵及鄰近器官以及有無轉移等情況有密切關系。癌腫在較大的支氣管內生長,常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癌腫增大影響支氣管引流,繼發(fā)肺部感染時可以有膿痰。另一個常見的癥狀是血痰,通常為痰中帶血點、血絲或間斷少量咯血;有些病人即使出現(xiàn)一兩次血痰對診斷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有的病人由于腫瘤造成較大支氣管阻塞,可以出現(xiàn)胸悶、氣短、發(fā)熱和胸痛等癥狀。
晚期肺癌壓迫鄰近器官、組織或發(fā)生遠處轉移時,可以產生:①壓迫或侵犯膈神經,引起同側膈肌麻痹。②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痹聲音嘶啞。③壓迫上腔靜脈引起面部、頸部、上肢和上胸部靜脈怒張、皮下組織水腫、上肢靜脈壓升高。④侵犯胸膜,可以引起胸腔積液,多為血性。⑤癌腫侵入縱隔,壓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難。⑥上葉頂部肺癌,亦稱Pancoast腫瘤或肺上溝瘤,可以侵入和壓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組織,如第一肋骨、鎖骨上動脈和靜脈、臂叢神經、頸交感神經等,產生胸痛、頸靜脈或上肢靜脈怒張、水腫、臂痛和上肢運動障礙,同側上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面部無汗等頸交感神經綜合征。
少數(shù)肺癌,由于癌腫產生內分泌物質,臨床上呈現(xiàn)非轉移性的全身癥狀:如骨關節(jié)綜合征(杵狀指、關節(jié)痛、骨膜增生等)、Cushing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男性乳腺增大、多發(fā)性肌肉神經痛等肺外癥狀。這些癥狀在切除肺癌后可能消失。
診斷: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對40歲以上人員定期進行胸部X線普查;對中年人久咳不愈或出現(xiàn)血痰或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肺部塊影者,應考慮肺癌的可能,進一步作周密檢查。
診斷肺癌的主要方法
1.X線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主要手段。中心型肺癌的X線表現(xiàn),在早期可以無異常征象。當癌腫阻塞支氣管,遠端肺組織發(fā)生感染,受累的肺段或肺葉出現(xiàn)肺炎征象。支氣管管腔被癌腫完全阻塞后,可以產生相應的肺葉或一側全肺不張。
在斷層X線片上可顯示突入支氣管腔內的腫塊陰影、管壁不規(guī)則、增厚或管腔狹窄、阻塞。腫瘤侵犯鄰近肺組織和轉移到肺門縱隔淋巴結時,可見肺門區(qū)腫塊,或縱隔陰影增寬,輪廓呈波浪形,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不整齊,有時呈分葉狀??v隔淋巴結壓迫膈神經時,可見膈肌抬高,透視可見膈肌矛盾運動。氣管隆凸下腫大的轉移淋巴結,可使氣管分叉角增大,相鄰的食管前壁也可受壓。晚期病例還可看到胸膜積液或肋骨破壞。
周圍型肺癌最常見的X線表現(xiàn),為肺野周圍孤立性園形或橢園形塊影,直徑從1~2cm到5~6cm或更大。塊影輪廓不規(guī)則,常呈現(xiàn)小的分葉或切跡,邊緣模糊毛糙,常發(fā)出細短的毛刺。少數(shù)病例在塊影內偶見鈣化點。周圍肺癌長大阻塞支氣管管腔,可出現(xiàn)節(jié)段性肺炎或肺不張。癌腫中心部分壞死液化,可見厚壁偏心性空洞,內壁凹凸不平,很少有明顯的液平面。
結節(jié)型細支氣管肺癌的X線表現(xiàn),為輪廓清楚的孤立球形陰影;彌漫型細支氣管肺泡癌X線表現(xiàn)為浸潤性病變,輪廓模糊,從小片到一個肺段或整個肺葉,類似肺炎。
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T)可顯示薄層斷面圖象避免病變與正常肺組織重迭,密度分辨率高,可發(fā)現(xiàn)一般X線檢查隱藏區(qū)(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縱隔等處)的早期肺癌,對明確有無縱隔淋巴結轉移很有價值,并有助于制定治療方案。
磁共振(MRI):又稱核磁共振,其優(yōu)點是容易區(qū)別縱隔,肺門血管與腫塊及淋巴結,且多面成象,能更好確定腫瘤范圍及血管受累情況,對比分辨率好。但對于肺部由于含氣高,效果不如CT,且價格昂貴,應用還不廣泛。
2.痰細胞學檢查:肺癌表面脫落的癌細胞可隨痰咯出,痰細胞學檢查找到癌細胞可明確診斷,準確率可達80%以上。特別是伴有血痰的病例,痰中找到癌細胞的機會更多,應連續(xù)數(shù)口重復送痰檢查。
3.支氣管鏡檢查:對中心型肺癌可在支氣管腔內直接看到腫瘤,并可采取小塊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亦可經支氣管刷取腫瘤表面組織或吸取支氣管內分泌物進行細胞學檢查。
4.經胸壁穿刺活組織檢查:對于周圍型肺癌獲取組織學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方法簡單。但極少數(shù)可能產生氣胸,胸膜腔感染或出血、癌細胞沿針道播散等并發(fā)癥。
5.胸水檢查:抽取胸水離心處理后,取其沉淀作涂片檢查找癌細胞。
6.縱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氣管前隆凸下及兩側支氣管區(qū)淋巴結情況,并可采取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明確肺癌是否已轉移到肺門和縱隔淋巴結。陽性者,說明病變范圍廣,不宜手術治療,中心型肺癌陽性率較高。
7.胸腔鏡檢查:經胸壁作小切口插入胸腔鏡或纖維支氣管鏡直接觀察病變范圍或取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
8.放射性核素肺掃描檢查:肺癌及其轉移灶與67鎵、197汞氯化物等放射性核素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后,在癌變部位呈現(xiàn)放射性核素深濃集影像,陽性率可達90%左右。但肺炎和其他一些非癌病變也可呈現(xiàn)陽性現(xiàn)象,因此必須結合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資料綜合分析。
9.轉移病灶活組織檢查: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鎖骨上、頸部、腋下等處淋巴結轉移或出現(xiàn)皮下結節(jié)者可切取病灶組織病理切片檢查,或穿刺抽取組織作涂片檢查,以明確診斷。
10.開胸探查:經各種方法檢查,仍未能明確病變的性質,而肺癌可能性又不能排除時,如病人全身情況允許,應作開胸探查。術中根據(jù)病變作活檢或相應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鑒別診斷
1.肺結核
①結核球易與周圍型肺癌混淆。結核球多見于青年,一般病程較長,發(fā)展緩慢。病變常位于上葉尖后段或下葉背段。X線片上塊影密度不均勻,可見到稀疏透光區(qū)和鈣化點,肺內常有散在性結核灶。
②粟粒性肺結核易與彌漫型細支氣管肺泡癌混淆。粟粒性結核常見于青年,全身毒性癥狀明顯,抗結核藥物治療可改善癥狀,病灶逐漸吸收。
③肺門淋巴結核在X線片上可能誤診為中心型肺癌。肺門淋巴結結核多見于青幼年,常有結核感染癥狀,很少咯血。應當注意,肺癌可以與肺結核合并存在。應結合臨床癥狀,X線片、痰細胞學及支氣管鏡檢,早期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2.肺部炎癥
①支氣管肺炎:早期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易被誤診為支氣管肺炎。支氣管肺炎發(fā)病較急,感染癥狀比較重,全身感染癥狀明顯。X線片上表現(xiàn)為邊界模糊的片狀或斑點狀陰影,密度不均勻,且不局限于一個肺段或肺葉。經抗感染治療后癥狀迅速消失,肺部病變吸收也較快。
②肺膿腫:肺癌中央部分壞死液化形成空洞時X線片上表現(xiàn)易與肺膿腫混淆。肺膿腫在急性期有明顯感染癥狀,痰量較多、呈膿性,X線片上空洞壁較薄,內壁光滑,常有液平面,膿腫周圍的肺組織常有浸潤,胸膜有炎性變。
3.肺部其他腫瘤
①肺部良性腫瘤:如錯構瘤、纖維瘤、軟骨瘤等有時需與周圍型肺癌鑒別。一般肺部良性腫瘤病程較長,生長緩慢,臨床大多沒有癥狀。X線片上呈現(xiàn)為類園形塊影,密度均勻,可有鈣化點。輪廓整齊,多無分葉。
②支氣管腺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腫瘤。發(fā)病年齡比肺癌輕,女性多見。臨床表現(xiàn)與肺癌相似,有刺激性咳嗽、反復咯血,X線表現(xiàn)可有阻塞性肺炎或有段或葉的局限性肺不張,斷層片可見管腔內軟組織影,纖維支氣管鏡可發(fā)現(xiàn)表面光滑的腫瘤。
4.縱隔淋巴肉瘤:可與中心型肺癌混淆。縱隔淋巴肉瘤生長迅速,臨床常有發(fā)熱和其他部位的表淺淋巴結腫大,X線片上表現(xiàn)為兩側氣管旁和肺門淋巴結影增大。對放射治療敏感,小劑量照射后即可見到塊影縮小。
肺癌與肺結核可通過癥狀表現(xiàn)、影像學特征及病理檢查進行區(qū)分。 肺癌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及體重下...
肺結核病灶與肺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肺癌則是肺部細胞的惡性增殖。 肺結...
肺結核一般不會直接演變成肺癌,但肺結核患者可能因肺部長期慢性炎癥增加肺癌發(fā)生概率。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
肺癌與肺結核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主要區(qū)別在于病因、癥狀及治療方式。 肺癌是肺部惡性腫瘤,通常與長期吸煙、空氣污染、...
早中期肺癌可通過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方式治療。 早中期肺癌的治療方案需根據(jù)腫瘤大小、位置及患者身體狀況綜合制定...
肺癌早期發(fā)現(xiàn)的主要方法包括低劑量螺旋CT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和支氣管鏡檢查。 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目前篩查早期肺...
早期的肺癌可能出現(xiàn)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癥狀。 肺癌早期癥狀通常較輕微且缺乏特異性,容易被忽視??人远酁槌掷m(xù)性干...
小細胞肺癌的確診通常需要通過病理活檢結合影像學檢查。 小細胞肺癌的確診依賴于多種醫(yī)學檢查手段的綜合應用。影像學檢...
非小細胞型肺癌的腺癌可能與遺傳因素、長期吸煙、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有關,可通過手術治療、靶向治療、化療等方式治療。 非...
肺癌晚期患者可以適量吃高蛋白食物、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及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使用甲地孕酮分散片、復方氨基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