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尿道損傷、性生活不潔、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主要有大腸埃希菌感染、性生活頻繁或不當、長期憋尿、免疫力低下、尿路結石等因素。
大腸埃希菌是急性尿道炎最常見的致病菌,可通過會陰部污染或性生活傳播至尿道。感染后可能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細菌滋生。
性生活過程中可能將外界細菌帶入尿道,尤其是女性因尿道較短更易感染。表現(xiàn)為排尿灼熱感、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建議性生活前后清洗外陰,使用安全套減少感染風險。若癥狀持續(xù)需就醫(yī),醫(yī)生可能開具磷霉素氨丁三醇散、鹽酸坦洛新緩釋片等藥物。
尿液滯留會削弱尿道沖洗作用,使細菌更容易繁殖。可能出現(xiàn)下腹墜脹、尿液渾濁等癥狀。應養(yǎng)成定時排尿習慣,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急性發(fā)作時可遵醫(yī)囑服用三金片、熱淋清顆粒等中成藥輔助治療。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人群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防御功能減弱。常見癥狀包括排尿不適、乏力等。需控制基礎疾病,增強營養(yǎng)攝入。醫(yī)生可能根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如呋喃妥因腸溶片、鹽酸環(huán)丙沙星片等。
結石摩擦尿道黏膜造成損傷,同時可能堵塞尿道導致感染。典型表現(xiàn)為血尿、排尿中斷。需通過B超明確結石位置,較小結石可多飲水促進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合并感染時需配合使用頭孢地尼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
預防急性尿道炎需保持每日充足飲水,避免長時間憋尿。注意會陰部清潔,尤其是女性排便后應從前向后擦拭。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出現(xiàn)尿頻尿急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遵醫(yī)囑完成全程用藥以防復發(fā)。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適當補充維生素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