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則出現黃疸,這種疾病治療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溶血性黃疸的中醫(yī)治療。
辨證分型治療:黃疸的辨證治療,以陰陽為綱。陽黃以濕熱為主,陰黃以寒濕為主。治療大法,主要為清熱化濕利小便?;瘽窨梢酝它S,屬于濕熱的清熱化濕,必要時適當同時通利腑氣,以使?jié)駸嵯滦?。屬于寒濕的溫中化濕。利小便主要是通過淡滲利濕、以達到濕祛黃退的目的。正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說:“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黃熱毒熾盛,邪入心營,又當以清熱解毒,涼營開竅為法。
①濕熱兼表:
治法:清熱利濕,解表散邪。
方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甘露消毒飲加減。方中麻黃、薄荷宣散外邪,用量宜輕,取其微汗之意;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濁;連翹、黃芩清熱解毒;滑石、木通、赤小豆淡滲利濕,通利小便;茵陳清熱利濕退黃;加姜棗、甘草調和脾胃;合方共為清熱利濕,宣散外邪之劑,表證一罷,薄荷、麻黃減去,不可再投。
②熱重于濕: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散結。
方藥:茵陳蒿湯加味。方中茵陳為清熱利濕,解毒退黃之要藥,用量宜重;梔子、大黃清熱散結,蕩滌熱毒。加車前草、豬苓、澤瀉滲利濕邪,使濕熱分消,從二便而去。藥后大便稍溏,排便次數增加1~2次為度,如藥后大便不溏,可加重大黃用量,有助于黃疸的消退,或熱盛有化火之勢,出現口苦、渴欲飲冷、苔黃糙者,可合龍膽瀉肝湯,清熱泄火,利濕退黃。
如因砂石阻滯膽道,而見身目黃染,肋痛牽引肩背,或惡寒發(fā)熱,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湯加茵陳、金錢草、郁金疏肝利膽,清熱退黃。如因蟲體阻滯膽道,突然出現黃疸脅痛時發(fā)時止,痛有鉆頂感,宜用烏梅丸加茵陳、山梔子以安蛔止痛,利膽退黃。
③濕重于熱:
治法:利濕化濁,清熱退黃。
方藥:茵陳四苓湯加味。方中茵陳清熱解毒,利濕退黃;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濕,通利小便;白術甘溫健脾除濕。并酌加藿香,蔻仁等芳香化濁,宣利氣機,助化濕退黃之力。
若濕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則用茵陳胃苓湯,健脾除濕,化氣利水。如果熱留未退,乃困濕熱未得透泄,可加用梔子柏皮湯增強泄熱利濕作用,在病程中如見陽明熱盛,灼傷津液,積滯成實,大便不通,宜用大黃硝石湯瀉熱去實,急下存陰。
④膽熱淤結:
治法:清肝利膽,化濕退黃。
方藥:清膽湯加減。方中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清熱解毒,配柴胡疏達肝膽之氣機;大黃、玄明粉、枳實泄下通便,以蕩滌瘀熱,配丹參加強法瘀之力;加茵陳、金錢草、海金砂清熱利濕以退黃。若脅痛加川楝子、玄胡疏肝行氣,開郁通絡。
一月寶寶溶血性黃疸使用丙球蛋白一般不會對寶寶產生明顯影響。丙球蛋白主要用于中和游離抗體,降低膽紅素水平,其安全性...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智力。溶血性黃疸是由于母嬰血型不合導致紅細胞破壞,膽紅素升高引起的黃疸,若及時治療通...
溶血性黃疸通常與母嬰血型不合有關,常見于母親為O型血而胎兒為A型或B型血的情況,也可能發(fā)生在Rh陰性母親懷有Rh...
溶血性黃疸可能由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或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過光療、輸...
溶血性黃疸通常在7-14天逐漸穩(wěn)定,具體時間與病因、治療干預及個體差異有關。 溶血性黃疸的穩(wěn)定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
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皮膚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貧血等,通常由紅細胞破壞過多導致膽紅素升高引起。溶血性黃疸主要有遺...
溶血性黃疸的治療時間通常為7-14天,具體時長與病因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有關。 新生兒ABO溶血或Rh溶...
溶血性黃疸可通過光療、藥物治療、輸血治療、手術治療、日常護理等方式治療。溶血性黃疸通常由母嬰血型不合、遺傳性球形...
溶血性黃疸能否自愈取決于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部分輕度病例可能自行緩解,但多數情況需要醫(yī)療干預。溶血性黃疸是由于紅...
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是因母嬰血型不合引發(fā)的免疫性溶血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貧血等。該病可通過光照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