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服用藥物來治療癲癇已經成為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也是癲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句古話叫是藥三分毒,意思只要是藥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取決于個人的情況而定。所以藥物治療癲癇也不能盲目,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將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正規(guī)的藥物治療可使70%~80%的病人癲癇發(fā)作在最初5年內緩解,其中50%可完全停藥。
一、用藥原則
1、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至控制發(fā)作為限
2、單一用藥,無效時才考慮合用,一般不超過3種
3、有規(guī)律服藥
4、不宜隨便換藥,確需換時,應在逐漸減少原用藥物的劑量同時,逐漸增加新用藥的劑量,防止誘發(fā)發(fā)作
5、堅持長期治療,可減少復發(fā),一般多在1~2年內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6、堅持逐漸減量停藥原則
7、用藥時注意不良反應,如皮疹、皮炎等,定期查血、尿及肝功能
8、用藥時若有嗜睡癥狀,應加服咖啡因(0.02~0.04g/次,3次/日),或麻黃堿(25mg/次,3次/日)
9、患者應生活規(guī)律化,忌煙酒,低鹽少水飲食,不要過飽,避免過度緊張,忌激烈運動,避免高空、水邊及機械電機旁工作,以免發(fā)病時發(fā)生危險
10、孕婦服藥有潛在致畸可能,應加注意
二、抗癲癇藥物不良反應
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是每個癲癇患者都很關心的問題,其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在不同的個體有著很大的差異。
1.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
藥物劑量過大、加藥過快或服藥的初期產生的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行走不穩(wěn)、厭食、惡心、嘔吐、疲勞、嗜睡、注意力渙散、多動、記憶力下降、情緒改變等,一般程度不重,經過調整藥物劑量很快就能好轉或消失;
2.特異體質的不良反應
個體對藥物中的某種成分過分敏感引起的不良反應,如皮疹、周圍神經病、肝損害、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肝毒性(尤其在2歲以下的兒童)等,這種反應來勢兇猛,不可預見,危害較重,多發(fā)生在服藥的初期,發(fā)生率較少;
3.長期的不良反應
①抗癲癇藥物對人的記憶、運動速度等均有影響,血藥濃度越高,影響越明顯。許多專家通過臨床試驗也表明苯妥英鈉影響病人的操作技能、視空間能力和注意力,對運動和反應速度也有影響。有些治療藥物可影響病人的瞬時記憶和集中注意力,對語言速度也有影響。有些藥物一般認為對智能無明顯影響,但有人認為可能對精細運動有一定的影響。
②抗癲癇藥物對身體的危害首先是大腦神經系統(tǒng),其癥狀表現是眩暈、頭痛、精神緊張、精神失常、精神萎靡、精神錯亂、憂郁、易沖動、木僵、共濟失調、眼球顫動、言語障礙、復視、嗜睡、影響思維、工作及兒童智力發(fā)育受限、兒童可出現興奮和焦慮。這些癥狀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另外,對于患者的上消化道系統(tǒng),抗癲癇藥物也有一些影響,如惡心、嘔吐、厭食、上腹部疼痛、胃炎、食欲不振等。對于血液和淋巴系統(tǒng)的影響,一般表現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型貧血、淋巴結腫大、血糖升高、白細胞減少、低血壓等??拱d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引起肝、腎功能減退,造血功能障礙。因此肝、腎不全者應慎用或禁用。
③人體長期攝入藥物,而引起的全身器官的損傷,如痤瘡、齒齦增生、面部粗糙、多毛、骨質疏松、小腦及腦干萎縮(長期大量使用)、性欲缺乏、體重改變、脫發(fā)、月經失調或閉經等。
4.致畸作用
腦出血后癲癇病可通過抗癲癇藥物、手術治療、康復訓練等方式治療。 腦出血后癲癇病可能與腦組織損傷、腦血管異常、神經...
腦出血后癲癇可通過抗癲癇藥物、手術治療、康復訓練等方式治療。 腦出血后癲癇可能與腦組織損傷、神經遞質紊亂等因素有...
腦出血后癲癇病可通過抗癲癇藥物、手術治療、康復訓練等方式治療。 腦出血后癲癇病可能與腦組織損傷、神經遞質紊亂、異...
腦出血術后癲癇可通過抗癲癇藥物、病因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干預。 腦出血術后癲癇可能與腦組織損傷、術后瘢痕形成...
癲癇病可以配合中醫(yī)治療,但需以西醫(yī)規(guī)范治療為主。 中醫(yī)治療癲癇病主要通過辨證施治,常用方法包括中藥內服、針灸和穴...
癲癇可通過中藥調理、針灸療法、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療。 中藥調理是中醫(yī)治療癲癇的常用方法,常用藥物包括天麻鉤藤顆粒、...
腦出血后遺癥癲癇可以遵醫(yī)囑使用丙戊酸鈉緩釋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馬西平片等藥物。 腦出血后遺癥癲癇可能與腦組織損傷...
青少年癲癇可能與遺傳因素、腦部損傷、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等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是青少年癲癇的常見病因之一,部分患者存...
小兒肌陣攣性癲癇的病因可能與遺傳因素、腦部結構異常、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是小兒肌陣攣性癲癇的重要病因之...
難治性癲癇的高風險人群主要包括有癲癇家族史者、腦部結構異?;颊咭约凹韧袊乐啬X損傷史的個體。 癲癇家族史是難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