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約有1億多的乙肝患者,其病程長,病情變化復雜,治療困難,預后差,有的轉(zhuǎn)為肝癌、中醫(yī)治療肝癌伴乙肝主要分為肝熱、肝膽濕熱、肝郁氣滯、肝郁血熱、濕熱蘊毒和肝血不足六種癥型:
1、肝熱
證見:頭痛眩暈、耳鳴耳聾、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脅痛、口干口苦、尿黃便干、舌邊尖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則:清熱平肝
方劑:龍膽10g,黃芩10g,丹皮10g,赤芍10g,夏枯草15g,青黛10g,菊花10g,苦丁茶10g、
2、肝膽濕熱
證見:惡心、厭食油膩、食欲不振、口苦咽干、煩躁易怒,或伴有低熱,或出現(xiàn)黃疸,舌苔黃膩、脈弦滑碩
治則:清利肝膽濕熱
方劑:藿香6g,柴胡10g,茵陳30g,青蒿10g,金錢草15g,紫河車10g,黃連6g,丹參10g,青黛10g,車前子15g,白花蛇舌草30g,白英30g,茯苓15g,澤瀉10g
3、肝郁氣滯
證見:胸滿脅痛、或時痛時止、有時竄痛、心煩善怒,睡眠不安,舌苔薄白,脈弦
治則:疏肝理氣
方劑:柴胡10g,白芍12g,枳殼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當歸10g,炙米殼10g,元胡10g,川楝子10g,臺烏藥10g,青皮6g
4、肝郁血滯
證見:面色晦暗,脅下痞滿、脅痛有定處、刺痛不移、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治則:活血化瘀
方劑:澤蘭10g,王不留行10g,元胡10g,當歸10g,香附10g,丹參10g,炒山甲15g,雞血藤15g,沒藥10g,乳香10g,川芎10g,桃仁10g
5、濕熱蘊毒
證見:神昏譫語,高熱抽搐、循衣摸床、躁動不安、四肢抽搐、面色萎黃、肝區(qū)隱痛、勞累加重、目眩目干、視物不清或見夜盲、身倦、肢體麻木、失眠、唇舌色淡、脈沉細
治則:清肝熄風
方劑:生赭石30g,生石決明30g,生龍牡30g,佩蘭10g,蓮子心15g,黃連10g,菖蒲10g,遠志10g,郁金10g,羚羊角粉1g,琥珀3g
6、肝血不足
證見:面色萎黃、肝區(qū)隱痛、勞累加重、目眩目干、視物不清或見夜盲、身倦、肢體麻木、失眠、震顫或肢體拘急、唇舌色淡、脈沉細
治則:養(yǎng)血柔肝為主,佐以鎮(zhèn)肝
方劑:白芍20g,當歸10g,生地15g,川芎10g,香附6g,沙參15g,枸杞15g,川楝子10g,丹參10g,石斛15g,何首烏15g,鉤藤10g,珍珠母30g,龜甲15g,鱉甲15g,菊花10g
肝癌晚期復發(fā)可通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局部消融治療、姑息性手術(shù)等方式干預,治療方案需根據(jù)腫瘤生物學特征及患者身體...
肝癌腫瘤16公分通常需要綜合治療,主要方法有手術(shù)切除、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1、手術(shù)切除 腫瘤體積較大...
肝癌放療常見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肝炎、消化道反應(yīng)、骨髓抑制和皮膚損傷。放療可能引起肝功能異常、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及...
早期肝癌患者手術(shù)存活率一般在70%以上,實際存活率受到腫瘤分期、肝功能儲備、手術(shù)方式、術(shù)后輔助治療...
肝癌晚期腹水通常無法自行消退。腹水消退主要與病因控制、治療干預、肝功能代償能力、并發(fā)癥管理等因素有關(guān)。 1、病因...
肝癌晚期多數(shù)情況下建議介入治療。介入治療主要包括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式。 1、...
肝癌常見的轉(zhuǎn)移方式主要有肝內(nèi)轉(zhuǎn)移、血行轉(zhuǎn)移、淋巴轉(zhuǎn)移、種植轉(zhuǎn)移。 1、肝內(nèi)轉(zhuǎn)移: 肝癌細胞通過門靜脈系統(tǒng)在肝臟內(nèi)...
乙肝轉(zhuǎn)為肝癌可通過定期甲胎蛋白檢測、肝臟超聲檢查、增強CT或MRI掃描、肝穿刺活檢等方式確認。乙肝病毒感染、長期...
肝癌栓塞治療通常可以一次完成,具體次數(shù)取決于腫瘤大小、位置、血管分布以及患者耐受性等因素。 1、腫瘤大小 直徑小...
肝癌患者通常在腫瘤無法手術(shù)切除、存在遠處轉(zhuǎn)移或介入治療失敗后需使用靶向藥。靶向藥的應(yīng)用主要與腫瘤分期、肝功能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