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下巴變短主要與骨質流失、軟組織萎縮及牙齒磨損等生理變化有關。下巴縮短可能由骨質疏松、牙槽骨吸收、皮膚彈性下降、肌肉松弛、長期牙齒缺失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隨面部輪廓改變、咀嚼功能減弱等表現。
下頜骨與其他骨骼一樣會隨年齡增長發(fā)生骨質流失,這與雌激素水平下降、鈣吸收減少有關。骨質疏松可能導致下頜骨高度降低,表現為下巴后縮。日常可通過補充鈣劑如碳酸鈣D3片、增加維生素D攝入、適度負重運動延緩進程,嚴重者需遵醫(yī)囑使用阿侖膦酸鈉片等抗骨質疏松藥物。
長期缺牙或牙周疾病會導致牙槽嵴萎縮,直接影響下頜骨支撐結構。牙槽骨吸收會使下巴視覺上變短,可能伴隨牙齒松動、牙齦退縮。建議定期口腔檢查,缺牙患者及時進行種植牙修復,牙周炎患者可使用甲硝唑口頰片配合齦下刮治。
膠原蛋白流失使皮膚及皮下組織變薄,頦部脂肪墊減少會導致下巴輪廓模糊。這種情況常與面部皺紋、法令紋加深同步出現。日常需加強防曬,使用含視黃醇的護膚品,醫(yī)美手段可選擇超聲刀或玻尿酸填充改善輪廓。
顳下頜關節(jié)退變及咀嚼肌群萎縮會改變下頜運動軌跡,長期可能影響骨骼形態(tài)?;颊呖赡艹霈F張口受限、關節(jié)彈響。建議避免過硬食物,通過咀嚼無糖口香糖鍛煉肌群,疼痛時可短期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緩解炎癥。
數十年咀嚼導致的牙冠高度降低,會使面部下三分之一垂直距離縮短。嚴重磨牙癥患者可使用定制咬合墊,缺損牙齒可通過全瓷冠修復恢復原有咬合高度,伴有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時需聯用塞來昔布膠囊控制疼痛。
建議中老年人保持均衡飲食,每日攝入足量乳制品和深色蔬菜,適度進行面部肌肉鍛煉如鼓腮運動。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測和口腔檢查,缺牙應及時修復。出現明顯下巴后縮伴呼吸困難時需排查小頜畸形,必要時通過正頜手術矯正。日常避免長期低頭姿勢,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維持頸椎曲度。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