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膽脂瘤手術后耳朵流膿可能是正常術后反應,也可能與感染、術腔未完全愈合等因素有關。中耳膽脂瘤是鱗狀上皮在中耳異常堆積形成的囊性結構,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
術后早期少量淡黃色滲液或輕微流膿屬于正常現(xiàn)象。手術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局部組織會分泌炎性滲出物,通常持續(xù)1-2周逐漸減少。這類分泌物無明顯異味,不伴隨劇烈疼痛或發(fā)熱,可通過醫(yī)生指導的局部消毒和換藥處理。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藥物可預防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恢復。
若流膿量多、呈黃綠色、有惡臭或持續(xù)超過3周,需警惕術后感染或膽脂瘤殘留。這種情況常伴隨耳痛加重、聽力下降、頭暈等癥狀,可能與術中病灶清除不徹底、術后護理不當或抵抗力下降有關。需及時就醫(yī)進行耳內鏡檢查和分泌物培養(yǎng),必要時行影像學評估。醫(yī)生可能調整抗生素方案,如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嚴重者需二次手術清理。
術后應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進水,按醫(yī)囑定期復查清理術腔。飲食注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C,如魚肉、西藍花等,促進黏膜修復。出現(xiàn)持續(xù)流膿、發(fā)熱或眩暈等異常情況時,家長需立即帶患兒就醫(yī)復查。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