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牙齒期間可能會增加蛀牙概率,但并非必然發(fā)生。蛀牙風險主要與口腔清潔程度、飲食習慣、矯治器類型等因素有關(guān)。
固定矯治器的托槽和弓絲容易滯留食物殘渣,若清潔不到位,細菌分解糖分產(chǎn)酸會腐蝕牙釉質(zhì)。隱形矯治器雖可拆卸,但長期佩戴會形成密閉環(huán)境,唾液沖刷作用減弱,同樣需加強清潔。矯正期間進食高糖食物頻率增加,或飲用碳酸飲料未及時漱口,也會加速齲齒形成。
部分患者因矯治器摩擦導致口腔潰瘍,可能暫時減少刷牙力度。某些特殊矯治裝置如擴弓器會妨礙舌體自潔作用,增加后牙區(qū)清潔難度。青少年矯正患者自律性不足時,夜間口腔細菌繁殖更活躍。
矯正期間應使用正畸專用牙刷、牙縫刷和沖牙器清潔矯治器周圍,每餐后及時漱口。避免食用粘性糖果或過硬食物,定期進行專業(yè)涂氟。出現(xiàn)白堊色脫礦斑塊需及時干預,可選擇含氟化亞錫的牙膏如舒適達抗敏修護牙膏輔助再礦化。建議每3個月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齲損可進行滲透樹脂治療。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