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盆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妊娠相關疼痛、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泌尿系統(tǒng)疾病、骨質疏松等。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避免延誤治療。
妊娠期激素變化會導致韌帶松弛,增大的子宮壓迫骨盆引發(fā)鈍痛,多見于孕中晚期。這種疼痛通常呈間歇性,活動后加重,休息可緩解。建議孕婦使用托腹帶減輕壓力,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若疼痛劇烈或伴隨出血需立即就醫(yī)排除先兆流產。
盆腔炎多與細菌上行感染有關,常見病原體包括淋球菌、衣原體等。患者除骨盆區(qū)域持續(xù)隱痛外,可能伴有發(fā)熱、異常陰道分泌物。需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聯合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抗感染,急性期需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侵襲骨盆神經或臟器時,會引起周期性加重的刺痛,常伴隨經量增多??赏ㄟ^腹腔鏡確診,輕癥可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中重度需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雌激素分泌。熱敷下腹部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
膀胱炎或腎結石放射痛可表現為骨盆區(qū)不適。急性膀胱炎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可遵醫(y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腎結石引發(fā)的絞痛多向會陰部放射,需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能降低復發(fā)概率。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量流失,可能引起骨盆骨隱痛,輕微外傷易引發(fā)骨折。建議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口服阿侖膦酸鈉維D3片改善骨代謝,配合鈣爾奇碳酸鈣D3片補充鈣質。適量進行抗阻力訓練能增強骨骼強度。
日常應避免穿高跟鞋以減輕骨盆壓力,經期可使用暖寶寶熱敷緩解肌肉緊張。長期久坐人群每小時需起身活動,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如牛奶、西藍花等。若疼痛持續(xù)超過兩周或伴隨體重下降、異常出血等癥狀,須盡快至婦科或骨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