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肉芽腫可通過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shù)治療等方式干預。喉嚨肉芽腫可能與慢性炎癥刺激、胃食管反流、外傷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咽喉異物感、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癥狀。
對于炎癥或胃酸反流引起的喉嚨肉芽腫,可遵醫(yī)囑使用醋酸潑尼松龍片抑制局部免疫反應,配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減少胃酸分泌。若合并細菌感染,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進行抗感染治療。用藥期間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
二氧化碳激光可精準消融較小肉芽組織,具有出血少、恢復快的優(yōu)勢。術(shù)后需禁聲1-2周,配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減輕水腫。該方式適用于聲帶邊緣的局限性肉芽腫,但可能需重復進行。
對于體積超過5毫米或反復發(fā)作的肉芽腫,需行喉顯微外科切除術(shù)。全麻下通過支撐喉鏡暴露病變,使用顯微器械完整切除病灶。術(shù)后需霧化吸入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預防復發(fā),2周內(nèi)禁止用力咳嗽。
胃食管反流患者需長期服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控制胃酸,睡眠時抬高床頭。用聲過度者需接受嗓音訓練,每日飲水量保持1500毫升以上。避免接觸煙霧、粉塵等刺激性物質(zhì)。
辨證屬肺胃郁熱者可服用金嗓散結(jié)丸,配合金銀花、胖大海代茶飲。局部用冰硼散噴敷可緩解灼痛感。針灸選取廉泉、天突等穴位,每周3次改善局部循環(huán)。
喉嚨肉芽腫患者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過熱、過硬食物損傷黏膜。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3-4次,室內(nèi)濕度維持在50%-60%。術(shù)后3個月內(nèi)定期喉鏡復查,出現(xiàn)呼吸困難需立即就診。長期聲音嘶啞者需排查喉癌等惡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