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凍腫了可通過熱敷、藥物涂抹、適度活動、抬高患肢、就醫(yī)治療等方式消腫。手指凍腫通常由低溫刺激、血液循環(huán)障礙、凍傷、感染、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使用4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毛巾后敷于腫脹處,每次持續(xù)10-15分鐘,每日重復進行2-3次。熱敷能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淤血吸收。注意水溫不可過高,避免燙傷皮膚。若凍腫伴隨皮膚破損則禁止熱敷。
遵醫(yī)囑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環(huán),或肝素鈉乳膏緩解炎癥反應。凍傷潰爛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藥物需均勻涂抹于腫脹區(qū)域,避開傷口部位。使用前應清潔雙手,過敏體質者需進行皮試。
輕柔屈伸手指關節(jié),每小時活動3-5分鐘,避免劇烈運動導致二次損傷。活動可促進靜脈回流,減輕組織間隙水腫。若凍腫伴隨劇烈疼痛或皮膚發(fā)黑需立即停止活動,此類情況提示可能存在深度凍傷。
將腫脹手指抬高至超過心臟水平,用軟枕支撐保持該姿勢15-20分鐘。重力作用有助于淋巴液回流,每日可重復進行4-6次。夜間睡眠時可使用吊帶固定抬高手臂,注意觀察指尖顏色變化,出現(xiàn)蒼白或青紫需調整位置。
當腫脹持續(xù)超過48小時或出現(xiàn)水皰、潰爛、感覺喪失時,需及時至燒傷科或普外科就診。深度凍傷可能需要進行清創(chuàng)術,嚴重者需靜脈注射前列腺素E1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合并感染時需根據(jù)藥敏試驗使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抗生素。
日常應注意保持手部干燥溫暖,冬季外出佩戴防風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冰雪等低溫物體,飲酒后更需加強防護。飲食可適量增加生姜、紅棗等溫性食物,促進氣血運行。若既往有雷諾現(xiàn)象或外周血管疾病病史,應提前做好防寒措施并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