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持續(xù)出血可通過壓迫止血、冷敷、藥物止血、避免刺激、及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異常、局部血管破裂、術后護理不當、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使用無菌紗布或棉球緊咬在拔牙創(chuàng)口處30-60分鐘,通過物理壓迫幫助血凝塊形成。避免頻繁更換紗布或舔舐傷口,以免破壞初步形成的凝血。若出血量較大,可將紗布疊厚增加壓力,同時保持頭部抬高姿勢,減少局部血流壓力。
拔牙后24小時內用冰袋間斷冷敷患側面部,每次15-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低溫能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同時緩解腫脹疼痛。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凍傷,且冷敷創(chuàng)口直接接觸。
遵醫(yī)囑使用云南白藥膠囊、氨甲環(huán)酸片、凝血酶凍干粉等止血藥物。云南白藥可口服或局部撒于創(chuàng)面,氨甲環(huán)酸通過抑制纖溶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凝血酶凍干粉需配制成溶液后濕敷。使用前需排除藥物禁忌證。
術后24小時內禁止刷牙漱口、吸煙、飲酒、進食過熱或辛辣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及用吸管飲水。這些行為可能溶解血凝塊或增加創(chuàng)面壓力,導致繼發(fā)性出血。建議選擇溫涼流質飲食,48小時后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若壓迫止血2小時后仍滲血不止,或出血呈鮮紅色噴射狀,可能涉及較大血管損傷,需立即就診。伴有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時,提示失血量較大,可能需縫合止血、電凝止血或輸注止血藥物。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服用抗凝藥者更需警惕延遲性出血。
拔牙后24-48小時內唾液帶血絲屬正?,F(xiàn)象,但活動性出血需積極干預?;謴推诒3挚谇磺鍧崳?4小時后可輕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預防感染。避免用舌頭或異物觸碰創(chuàng)面,一周內勿從事重體力勞動。若出現(xiàn)劇烈疼痛、腐敗性口臭或發(fā)熱,可能提示干槽癥或感染,應及時復查。術后3天內睡眠時可墊高枕頭,減少局部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