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出現(xiàn),嚴重的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這種疾病的存在,避免造成細菌感染。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護理方式,要注意心理護理,而且要注意皮膚護理,避免造成皮膚不清潔,那么,尿失禁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都有哪些?


尿失禁患者應該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1、心理護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給與安慰和鼓勵,使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攝入適量的液體。向患者解釋多飲水能夠促進排尿反射,并可預防泌尿道感染。如無禁忌,囑患者每日攝入液體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飲水,以減少夜間尿量。
3、持續(xù)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向患者和家屬說明膀胱功能訓練的目的,說明訓練的方法和所需時間,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安排排尿時間,定時使用便器,建立規(guī)則的排尿習慣,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間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漸延長間隔時間,以促進排尿功能恢復。使用便器時,用手按壓膀胱,協(xié)助排尿。
4、鍛煉肌肉力量。指導患者進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鍛煉,以增強控制排尿的能力。具體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臥位,試作排尿動作,先慢慢收縮肛門,再收縮陰道、尿道,產(chǎn)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覺,在肛門、陰道、尿道收縮時,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縮緊不少于3s,然后緩慢放松,每次10s左右,連續(xù)10遍,以不覺疲乏為宜,每日進行5~10次。
同時訓練間斷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誘發(fā)動作”,如咳嗽、彎腰等之前收縮盆底肌,從而達到抑制不穩(wěn)定的膀胱收縮,減輕排尿緊迫感程度、頻率和溢尿量。病情許可,鼓勵患者做抬腿運動或下床走動,以增強腹部肌肉張力。
急迫性尿失禁需進行泌尿系統(tǒng)檢查、神經(jīng)系統(tǒng)評估、尿液分析及尿動力學檢查。該癥狀可能由膀胱過度活動癥、尿路感染、神經(jīng)...
半夜尿失禁可能由夜間多尿癥、膀胱過度活動癥、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行為訓練、藥物治療、手術(shù)等方式干...
小兒尿失禁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常用藥物包括奧昔布寧、托特羅定、丙咪嗪、去氨加壓素等。 1、奧昔布寧 奧昔布寧...
女性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激素水平變化、泌尿系統(tǒng)感染、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盆底肌訓練、藥物治療、手術(shù)...
婦女尿失禁可通過生活方式調(diào)整、盆底肌訓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shù)治療等方式改善。尿失禁可能與妊娠分娩、盆底肌松...
孕婦早期尿失禁多數(shù)屬于正常現(xiàn)象。妊娠期尿失禁可能由激素變化、子宮壓迫、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原因引起。 1、...
尿失禁的癥狀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表現(xiàn)為咳嗽漏尿、尿急難控、夜間遺尿等...
9歲兒童尿失禁可能與心理壓力、飲水習慣異常、尿路感染、神經(jīng)源性膀胱等因素有關(guān),可通過行為訓練、調(diào)整飲水、抗感染治...
老年人尿失禁可通過生活方式調(diào)整、盆底肌訓練、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等方式改善,具體方法需根據(jù)病因及嚴重程度選擇。 1...
年輕女性突然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神經(jīng)損傷、膀胱過度活動癥、妊娠或分娩損傷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盆底肌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