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關節(jié)處向外側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種復雜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療上極具挑戰(zhàn)性。拇囊是指在拇外翻畸形中出現(xiàn)的明顯的內側突起,但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名詞可互換使用。拇外翻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見的病變,多見于中老年婦女,最常發(fā)生在有遺傳傾向加上長時間穿不合適的鞋子的人,不合適的鞋子會對拇趾施加異常壓力。拇外翻好發(fā)于成年人,有遺傳因素者,青年時即可發(fā)生,老年時,由于足內收力減弱,拇外翻??杉又兀远嘤谀行?。拇外翻癥狀最多為拇囊炎,疼痛,正常人拇趾長軸與第1跖骨長軸形成夾角,外形測量為15°~25°,稱為生理性拇外翻角,傾斜到什么程度才為拇外翻,并無固定標準,在臨床上應以拇外翻超過25°,擠壓第2趾,第1跖骨頭處有拇囊炎疼痛者,才可診斷為拇外翻,疼痛是主要的癥狀,也是治療的主要依據(jù),疼痛主要來自第1跖骨頭內側,步行時疼痛加重,有些患者第2,3跖骨跖面的胼胝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畸形與疼痛并不成正比,有的畸形很明顯,但不痛,再者第2,3趾錘狀趾及其胼胝痛,也是重要體征。1.早期(半脫位前期):拇趾輕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輕微,疼痛不重,X線片顯示拇跖趾關節(jié)向外半脫位,不合并錘狀趾,此期可手法搬正,非手術治療。2.中期(半脫位期):拇趾明顯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較重,X線片可見拇趾近節(jié)基底,自跖骨頭向外側半脫位,因拇趾向外擠壓第2趾,該趾可發(fā)生錘狀趾畸形,以致跖骨頭下陷,并發(fā)跖骨頭部胼胝,此期手法雖可搬正,但不能鞏固,對于30~50歲婦女,跖趾關節(jié)外翻角在15°~25°之間,跖骨間角45°,伴拇趾嚴重旋前,趾間角超過20°,特別是在第2、3跖骨頭下方存在痛性胼胝,且前足墊萎縮者。B.拇外翻伴骨關節(jié)炎。C.拇外翻復發(fā)。D.肌力不平衡所致的拇外翻畸形;內側關節(jié)炎全部結構破裂且不能充分修復的創(chuàng)傷后拇外翻。②手術要點:第1跖趾關節(jié)融合術的手術方法依截骨的類型和固定種類不同而異,常用的有小鋼板固定融合術、截錐融合術、多根螺紋克氏針融合術、球臼融合術。醫(yī)師可根據(jù)病情與個人經驗選定。(6)小切口截骨術:小切口截骨術治療拇外翻的方法在歐美被許多足外科醫(yī)生所推薦,該方法專業(yè)技術要求高,但由于創(chuàng)傷小,不需內固定,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動,痛苦小,恢復快。對用大切口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yī)生可以選用。手術可在局麻下進行,首先用小圓刀在拇趾近節(jié)趾骨近端內側做約1cm切口,直達趾骨,骨膜剝離器從遠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內側跖骨頭之間分離關節(jié)囊,用磨鉆磨去跖骨頭內側突,并用骨銼銼平跖骨頭內側。然后在第1跖骨頭頸內側做約O.5cm切口,直達跖骨,用削磨鉆從遠端向近端做一
拇外翻可通過觀察足部形態(tài)、檢查疼痛位置、評估活動受限程度、測量拇趾外翻角度及影像學檢查等方式判斷。拇外翻通常由遺...
拇外翻通常需要找足踝外科或骨科醫(yī)生治療。拇外翻可能與遺傳因素、穿鞋不當、足部結構異常、關節(jié)炎、外傷等因素有關,通...
拇外翻可通過穿戴矯形器、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截骨手術等方式矯正。拇外翻通常由遺傳因素、穿鞋不當、足部結...
拇外翻手術后注意事項主要有保持傷口清潔、避免過早負重、合理使用支具、遵醫(yī)囑用藥、定期復查等。拇外翻手術通常用于矯...
拇外翻按摩可能有一定緩解作用,但無法根治。拇外翻通常與遺傳、穿鞋不當、關節(jié)退變等因素有關,按摩主要針對早期輕度癥...
拇外翻手術后的后遺癥可通過a、b、c、d、e等方式緩解。拇外翻手術后的后遺癥通常由a、b、c、d、e等原因引起。 ...
拇外翻可通過穿戴矯形器、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截骨手術等方式治療。拇外翻通常由遺傳因素、穿鞋不當、足部結...
拇外翻手術通常屬于中小型手術,具體手術方式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拇外翻手術主要有軟組織手術、截骨手術、關節(jié)融合手術...
右足拇外翻畸形可通過矯形器佩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截骨矯形手術等方式治療。拇外翻通常由遺傳因素、穿鞋...
拇外翻手術過程一般需要1-2小時,實際時間受到手術方式、畸形嚴重程度、麻醉類型、術中并發(fā)癥處理、患者個體差異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