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病是婦科常見病。子宮腺肌病是一種由子宮內膜異位癥到子宮肌層形成的疾病。很多女性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患上這種疾病。那么,子宮腺肌病的癥狀是什么?如何治療子宮腺肌病?讓我們來看看。
什么是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是一種由子宮內膜異位癥到子宮肌層形成的疾病。
它被稱為子宮腺肌病,屬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正常子宮內膜僅生長在宮腔表面。如果它在這個范圍之外生長并侵入子宮肌層,它就會成為一種叫做子宮腺肌病的病理狀態(tài)。如果病變局限于一個部位,就會變成腺肌瘤。
子宮腺肌病癥狀
1、痛經
多為繼發(fā)性痛經伴進行性加重,病情較重,常需止痛。隨著子宮腺肌病的發(fā)展,疼痛可在月經前1周左右開始,或延長至月經后1至2周。少數子宮腺肌病患者月經前后仍有周期性疼痛。
2。痛經
在中國報告的318例中,有132例(41.5%)有月經。少數子宮腺肌病患者術前出現大出血,誤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
3。不孕不育
子宮腺肌病的癥狀有很多,不孕的患者是少數子宮腺肌病患者。
4。子宮增大
它們大多均一堅硬,大小一般不超過12周,否則可能與子宮肌瘤有關。如果是子宮腺肌瘤,也可以表現為不對稱增大。如果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有相應的征象。
子宮腺肌病的危害
這種疾病會導致女性不育。近年來,隨著宮腔手術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年輕女性中也有16-30歲的女性發(fā)病,育齡女性也會導致不孕癥的發(fā)生。
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異常、性疼痛、盆腔疼痛、低燒、白帶增多和慢性疼痛痛經的病因可能是由于異位子宮內膜出血引起的病灶外局部壓力增高伴卵巢改變,以及刺激引起周圍平滑肌組織痙攣性收縮所致。
在婦科檢查中,經常會發(fā)現子宮增大,通常在月經期或月經前后,子宮增大以后會逐漸變小,但不超過懷孕3個月的大小,如果超過3個月,就有并發(fā)癥。

子宮腺肌病的危害之一是痛經,占80%的患者。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繼發(fā)性痛經,并伴有進行性加重。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疼痛可以從月經前一周開始,到月經后兩周。少數患者在月經前后會感到疼痛,這種疼痛會周期性地發(fā)展。
子宮腺肌癥可能導致痛經進行性加重、月經量過多、貧血、不孕等不良后果,嚴重者可繼發(fā)盆腔粘連或卵巢功能受損。 1、痛...
子宮腺肌癥通常不會直接影響壽命,患者生存期與常人無異。該疾病可能導致痛經、經量增多等癥狀,嚴重時需通過藥物控制或...
子宮腺肌癥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生活干預等方式緩解。子宮腺肌癥通常由子宮內膜異位、激素水平異常、炎...
子宮腺肌癥主要表現為痛經進行性加重、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不孕,嚴重者可出現貧血、性交痛等癥狀。 1、痛經加重...
痛經可能是子宮腺肌癥的表現之一,但更常見于原發(fā)性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疾病等。子宮腺肌癥屬于繼發(fā)性痛經的...
子宮腺肌癥多數情況下屬于良性疾病,但癥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主要與病灶范圍、疼痛程度、月經出血量及生育需求等因素有...
子宮腺肌癥多數情況下可以同房。同房是否適宜主要與癥狀嚴重程度、疼痛耐受性、出血量以及個人意愿等因素有關。 1、癥...
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率約為10%-30%,主要與年齡、生育史、激素水平、子宮內膜損傷等因...
子宮腺肌癥患者每天腹痛屬于異常表現,可能與病灶周期性出血、子宮收縮增強、盆腔粘連、繼發(fā)感染等因素有關,需結合藥物...
子宮腺肌癥可通過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口服避孕藥、非甾體抗炎藥等藥物緩解癥狀。藥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