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細心的,注重身體保養(yǎng)的老年人,在自己身體稍有不適的時侯就會引起注意,就會去醫(yī)院進行檢查,這種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其中心肌梗死就是被懷疑的對象之一,那么懷疑心肌梗死常見的檢查有哪些呢。
一、紅細胞沉降率、血清酶測定、肌紅蛋白測定
1、紅細胞沉降率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可維持1~3周。
2、血清酶測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發(fā)病6小時內(nèi)出現(xiàn),24小時達高峰,48~72小時后消失,陽性率達百分之九二點七,谷草轉氨酶(AST或GOT)發(fā)病后6~12小時升高,24~48小時達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脫氫酶(LDH)發(fā)病后8~12小時升高,2~3天達高峰,1~2周才恢復正常,近年來還用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γ-谷?;姿徂D肽酶(γ-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種同工酶,其中CK-MB來自心肌,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極高,分別達到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九十九,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續(xù)的時間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圍和嚴重性,乳酸脫氫酶有5種同工酶,其中LDH1來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數(shù)小時總乳酸脫氫酶尚未出現(xiàn)前就已出現(xiàn),可持續(xù)10天,其陽性率超過95%。
3、肌紅蛋白測定尿肌紅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紅蛋白含量測定,也有助于診斷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紅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時開始排泄,持續(xù)平均可達83小時,血清肌紅蛋白的升高出現(xiàn)時間較CK出現(xiàn)時間略早,在4小時左右,高峰消失較CK快,多數(shù)24小時即恢復正常。
二、心電圖和心向量圖檢查
心電圖有進行性和特征性改變,對診斷和估計病變的部位,范圍和病情演變,都有很大幫助。
三、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影
用99mTc焦磷酸鹽進行心肌熱點顯象,多數(shù)病人壞死心肌攝取率在48~72小時內(nèi)最高,6~7天后減少,陽性率在66%(心內(nèi)膜下心肌梗塞)至89%(透壁性心肌梗塞)之間,用99mTc-MIBI或201T1作心肌冷點顯象,前者在發(fā)病后30~80分鐘進行時陽性率達100%;后者在發(fā)病后6小時內(nèi)進行時陽性率幾達100%,24小時后陽性率下降,用99mTc標記紅細胞或白蛋白行門電路控制的核素心臟血池顯象,可觀察心室壁的動作和左心室的噴血分數(shù),有助于判斷心室功能,診斷梗塞后造成室壁動作失調(diào)和室壁瘤。
四、超聲心動圖檢查
以二維,多普勒和M型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心室的噴血分數(shù),心室容量和室壁動作情況等,或加作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可協(xié)助診斷。
心肌梗死PCI治療的最佳時機通常在發(fā)病后12小時內(nèi),實際時機選擇需結合患者癥狀持續(xù)時間、心電圖變化、心肌酶譜結果...
心肌梗死患者可通過生活調(diào)整、藥物管理、心理支持和康復訓練等方式護理。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
心肌梗死可通過控制危險因素、調(diào)整生活方式、定期體檢、規(guī)范用藥等方式預防。心肌梗死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通過緊急再灌注治療、藥物治療、心臟康復訓練、生活方式調(diào)整、定期隨訪等方式治療。急性ST...
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心前區(qū)或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nèi)側、下頜及上腹部,常伴隨壓榨性疼痛、瀕死感等癥狀。 ...
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情緒應激、過度勞累、寒冷刺激等因素誘發(fā),嚴重時可導致心肌缺血壞死。 1、冠狀動脈...
心肌梗死下壁堵塞屬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見類型,通常由冠狀動脈下壁分支急性閉塞導致,需立即就醫(yī)進行血運重建治療。主要...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應嚴格禁食高糖高脂食物如蛋糕,穩(wěn)定期可少量食用低糖低脂類糕點,但需結合血脂血糖控制情況。 1、...
心肌梗死的治療特點包括快速血運重建、藥物綜合干預、并發(fā)癥管理和長期二級預防。主要治療手段有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嚴重心臟疾病,需立即進行血運重建治療。主要干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