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是通過輸血、血制品、血透析、腎移植、靜脈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途徑,而引起的血源性傳播疾病。由于丙型肝炎臨床表現(xiàn)與乙型肝炎極為相似,因此無法通過癥狀來判斷是否感染了丙型肝炎,必須依靠抽血檢查丙型肝炎抗體才能最終確診。如果丙型肝炎抗體呈陽性,則表明已感染了丙型肝炎。
丙肝的特征
①感染者血清中丙肝病毒濃度極低,為102~103CID/毫升(CID為黑猩猩的感染劑量)。
②對有機溶劑敏感,提示丙肝病毒含有脂類的衣膜。
③可通過80納米濾膜,但無法通過30納米濾膜,因此推測其直徑為50-60納米。
④其最低沉降系數(shù)為140S,在蔗糖中的密度為1.09-1.11克/毫升。
⑤經(jīng)1:1000福爾馬林37℃、96小時,100℃、5分鐘或60℃、10小時處理,其傳染性可消失。
⑥用免疫電鏡觀察證實,丙肝病毒是直徑為36-62納米大小的球狀病毒顆粒,形態(tài)與黃病毒十分相似,包膜表面有22個突起和愿突。
肝硬化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采用直接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肝功能監(jiān)測的綜合方案。 肝硬化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時...
感染丙肝的體征主要包括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右上腹隱痛、皮膚鞏膜黃染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能表現(xiàn)為急性或慢性過...
丙肝抗體假陽性是指血液檢測中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呈陽性反應(yīng),但實際并未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假陽性可能由檢測方法局...
丙型肝炎若不治療可能導(dǎo)致肝臟持續(xù)損傷,通常不建議放任不治療。丙型肝炎的進展與個體免疫狀態(tài)、病毒載量、肝臟基礎(chǔ)條件...
丙肝病毒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入侵時產(chǎn)生的一種蛋白質(zhì),用于識別和對抗病毒感染。在醫(yī)學(xué)檢測中,丙肝病...
孕婦患有丙肝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定期監(jiān)測、生活方式調(diào)整等方式管理。丙肝通常由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因素引起,孕婦感染...
丙肝與艾滋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丙肝可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避免飲酒、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接種疫苗等方式治...
丙肝傳播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和共用注射器等途徑。 1、血液傳播: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接觸傳播,如輸...
丙肝患者應(yīng)避免飲酒和吸煙,以免加重肝臟負擔(dān),影響治療效果。飲酒和吸煙會加速肝纖維化進程,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fēng)險。...
丙肝的治療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通常需要3-6個月才能恢復(fù)正常。丙肝可通過抗病毒藥物、肝臟保護藥物、生活方式調(diào)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