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膽囊息肉患者在發(fā)病早期癥狀多不明顯,均不予考慮手術治療,只有息肉直徑大于1cm時醫(y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但也有部分膽囊息肉直徑大于1cm的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而選擇保守治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劑中藥芩連郁檳湯,緩解膽囊息肉有良好的功效。
37歲的黃大姐常年在家務農(nóng),去年10月份感覺腹脹,并伴有肩背部不適,于是去當?shù)匾患抑嗅t(yī)院檢查。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黃大姐鞏膜無黃染,右上腹有壓痛,但沒有明顯腫塊,脈弦數(shù),舌紅舌苔黃膩再經(jīng)B超檢查,發(fā)現(xiàn)黃大姐膽囊內(nèi)有一處直徑為1.1cm的息肉,并伴有炎癥。醫(yī)生建議她采取手術治療,但是被思想保守的黃大姐拒絕了,于是醫(yī)生擬“芩連郁檳湯”3劑,囑咐她按時服用。服藥后患者腹脹明顯減輕,又以原方加減7劑之后,膽囊息肉的癥狀均消失,血象恢復正常,后經(jīng)B超復查,膽囊息肉縮小至0.6cm。之后每隔3個月做一次復查,目前膽囊息肉無明顯改變,也無自覺癥狀。
處方:黃芩、廣郁金、檳榔、生楂肉、玄胡索各12g,炒黃連4.5g,金錢草30g,赤芍15g,焦山梔、柴胡、炒川楝子各9g,生甘草6g。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服1劑。加減服用,1周后有明顯改善。膽囊息肉縮小后,要定期行B超復查是否有病變。
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及手術時機需根據(jù)息肉大小、生長速度等因素綜合評估,并非所有患者都需立即手術。 1、息肉大小 ...
膽囊息肉手術后一般需要休息7-14天,實際恢復時間受到手術方式、息肉性質(zhì)、患者體質(zhì)及術后護理等因素影響。 1. ...
膽囊息肉0.4厘米多數(shù)情況下無須特殊治療,但自愈概率較低。膽囊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復查、飲食調(diào)整、藥物治療、...
膽囊息肉的中醫(yī)治療主要包括疏肝利膽、活血化瘀、健脾祛濕、清熱解毒等方法,常用方劑有大柴胡湯、茵陳蒿湯、四逆散、血...
膽囊息肉患者飲食禁忌主要包括高脂肪食物、高膽固醇食物、辛辣刺激食物、酒精類飲品。 1、高脂肪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
膽囊息肉可能由膽固醇代謝異常、慢性膽囊炎、膽囊腺肌癥、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膽固醇代謝異常 長期高脂飲食導致...
直徑超過10毫米的膽囊息肉通常建議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復查、藥物控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手...
膽囊息肉早期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右上腹隱痛、餐后腹脹、消化不良、偶發(fā)膽絞痛等表現(xiàn),癥狀嚴重程度與息肉大...
多個膽囊息肉是否嚴重需結合息肉大小、生長速度等因素判斷,多數(shù)情況下屬于良性病變,但存在癌變風險。 1、息肉大小 ...
膽囊息肉微創(chuàng)手術風險主要包括出血、膽漏、感染、鄰近器官損傷等。手術安全性較高,但需根據(jù)息肉性質(zhì)及患者個體情況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