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治療中,中醫(yī)對膽囊息肉也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通過對膽囊息肉的癥狀進行分析,將這種常見的疾病分為了肝膽氣滯型、肝膽濕熱型、血瘀內阻型和肝腎陰虛型,這四種膽囊息肉的癥狀都各有特點。
①肝膽氣滯型
膽囊息肉的癥狀:右脅隱痛或脹痛、走竄不定、時輕時重、時作時止、脘腹脹滿、性郁抑郁或易怒、口苦、惡心、胸悶、喜嘆息、噯氣、舌苔薄白、脈沉弦。
辯析:本癥由情志不調引起,肝失通達、肝膽失疏、肝膽郁阻、氣結肋下、右肋隱痛、反復發(fā)作、氣屬無形、聚散無常、疼痛游走不定。氣郁不舒,則性情抑郁、易怒。膽郁不通,故見口苦。肝膽氣郁又犯脾胃、胃失受納、脾失運化、脾胃升降失常,故見少食、惡心、噯氣、腹脹等。
②肝膽濕熱型
膽囊息肉的癥狀:右上腹或劍突下,脹痛明顯,腹?jié)M而拒按,口苦、咽干、惡心、嘔吐、少食、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胸脘痞悶、發(fā)熱畏寒、舌質紅、苔黃而膩,脈弦滑而數(shù)。
辯析:本癥由濕熱內蘊,肝膽失于疏泄、肝郁氣滯,而見右上腹或劍突下疼痛,膽汁不循腸道、膽汁外溢,則可出現(xiàn)身黃、小便黃及口苦,濕熱蘊結于脾胃,故脾胃失于運化、胃氣上逆,則見惡心、嘔吐;水濕不行,則見腹部痛滿、胸脘痞悶。熱傷津液,陰液虧耗,則見咽干,便秘等。
③血瘀內阻型
膽囊息肉的癥狀:右脅部刺痛,痛有定處,入夜較甚、面色晦暗,苔薄黃、舌質紫暗瘀斑,脈細而澀。
辯析: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肝氣久滯、血行不暢、血停日久、則成積塊、不通則痛、故右脅刺疼,血瘀則脈絡不通故苔薄黃、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血瘀日久而化熱、故舌質紅、苔薄黃。
④肝腎陰虛型
膽囊息肉的癥狀:右脅不痛不明顯、精神疲倦、腰膝酸軟、乏力、頭暈目眩、耳鳴、失眠多夢、潮熱心煩、盜汗、手足心熱、咽干、大便或干或稀、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辯析:勞累、勞神過度或久怒易耗傷陰血,易成陰虛、肝腎精血不足,髓海和筋骨失養(yǎng)則出現(xiàn)腰膝酸軟、乏力、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陰虛則陽亢、內熱傷津、出現(xiàn)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咽干、大便干、舌紅、苔少、脈細。
中醫(yī)在治療膽囊息肉上主要就是通過這些膽囊息肉的癥狀進行分析,了解病因病情后對癥下藥,能從根本上治療這種疾病。如果您對膽囊息肉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有什么疑問,不妨在線咨詢下我們的專家。
膽囊息肉可通過定期復查、調整飲食、藥物治療或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 膽囊息肉可能與膽固醇代謝異常、慢性膽囊炎等因素...
膽囊息肉可能會引起肝膽疼痛,但多數(shù)情況下不會。 膽囊息肉是膽囊壁向腔內突出的隆起性病變,通常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
膽囊息肉可能與膽固醇代謝異常、慢性炎癥刺激、遺傳因素有關。 膽囊息肉是膽囊壁向腔內突出的局限性病變,膽固醇代謝異...
膽囊息肉可通過定期復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 膽囊息肉可能與膽固醇代謝異常、慢性膽囊炎等因素有關,通常...
膽囊息肉通??梢酝ㄟ^CT檢查發(fā)現(xiàn),但CT對較小息肉的敏感性可能低于超聲檢查。 膽囊息肉在CT影像上表現(xiàn)為膽囊壁向...
膽結石和膽囊息肉通??梢圆捎梦?chuàng)保膽手術治療,但具體是否適用需根據(jù)病情評估。 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患者若膽囊功...
確診膽囊息肉通常需要做超聲檢查、增強CT或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 超聲檢查是診斷膽囊息肉的首選方法,能夠清晰顯示...
膽囊息肉與膽囊結石在B超上主要通過形態(tài)、回聲及移動性等特征區(qū)分。 膽囊息肉通常表現(xiàn)為附著于膽囊壁的隆起性病變,形...
3毫米膽囊息肉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定期復查即可。 膽囊息肉是膽囊壁向腔內突出的隆起性病變,3毫米屬于較小尺寸,多數(shù)...
膽囊息肉0.9厘米通常建議手術治療。 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時癌變風險顯著增加,0.9厘米接近臨界值需結合形態(tài)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