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單純中醫(yī)治療臨床驗案
某男 63歲 Ⅱ期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 主訴:浮腫2月余。
現病史:2014年5月患者勞累后出現雙下肢水腫,檢查尿常規(guī)示:PRO(3+),RBC 120/ul;2個月后因水腫加重就診于北大醫(yī)院,查尿常規(guī):RBC 150/ul;UTP 3.5g/d;生化:ALB 34.1g/L,Scr80umol/L,Tch 6.8mmol/L。行腎穿刺術后病理回報示:Ⅱ期膜性腎病。該院予纈沙坦40mg Qd、阿托伐他汀鈣片20mg Qn及利尿劑等治療1周后,患者水腫減輕而出院。服藥1周后,血壓維持在85/60mmHg左右,遂停用。為尋求中醫(yī)治療,患者于2014年7月住我科就診。
既往史:左下肢濕疹病史3年余,曾多次求治中西無效;否認其它慢性及傳染病史。
病理報告:
免疫熒光:4個腎小球,IgG(++++),IgA(—),IgM(—),C3(+++),FRA(+),C1q(—),IgG1(—),IgG2(—),IgG3(—),IgG4(+++),HBcAg(+),PLA2R1(++),沿毛細血管壁呈顆粒樣沉積。
光鏡:可見28個腎小球,1個缺血性硬化,其余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廣泛空泡變性,節(jié)段性輕度增厚,系膜細胞及基質輕微增生,上皮下嗜復紅蛋白沉積,其中2個缺血皺縮。腎小管上皮空泡及顆粒變性,小灶狀(約5%)萎縮。腎間質小灶狀淋巴、單核細胞浸潤伴纖維化。小動脈管壁增厚。
電鏡:腎小球基底膜增厚,上皮下多數電子致密物沉積,上皮細胞足突彌漫融合。腎小管、腎間質無特殊病變。
就診時情況:TP 5.5g/d;生化:ALB 29.4g/L,下肢浮腫,右下肢皮疹破潰滲出,舌質紅苔黃膩。
西醫(yī)診斷:1.Ⅱ期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
2.左下肢皮膚濕疹
中醫(yī)診斷:水腫 脾虛兼風濕
治療:健脾益氣,祛風除濕
方藥:麻杏苡甘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
并配合祛風止癢中藥外洗
隨訪治療情況:上方加減治療至2015年3月患者尿蛋白明顯減少,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1.1克。2015年11月尿蛋白轉陰,血漿白蛋白恢復正常,多年的下肢皮疹亦基本消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
1.43萬次閱讀
1.9萬次閱讀
2萬次閱讀
1.28萬次閱讀
1.68萬次閱讀
1.68萬次閱讀
1.67萬次閱讀
1.65萬次閱讀
1.19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