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媽媽如何應對如廁訓練
訓練寶寶自主如廁是每個媽媽都要經歷的事情。中國媽媽講究把尿,希望寶寶能更早的獨立大小便。那么,其他國家的媽媽是什么觀點呢?她們又是如何應對寶寶的如廁訓練?
?
美國:學習排便很快樂
訓練用具是個好幫手。寶寶長到2歲或更大一點的時候,不少美國媽媽會購買全套的訓練用具,如漂亮的音樂便盆、傳感尿片,照著卡通畫冊和其他相關的指導小冊子,開始對寶貝進行快樂的如廁訓練,這種方式給孩子的感覺就像做游戲一樣。90%的寶寶在4—4.5歲學會如廁。>>推薦閱讀:何時如廁訓練由“孩子”做主

美國媽媽訓練寶寶大小便以保護其“悟性”為前提,比如寶寶尿濕以后她們可能過一會兒再給他換衣服、尿布,通過這種方式讓他體驗尿濕以后不舒服的感受,目的是讓孩子漸漸學著控制自己。
美國兒科專家認為,訓練寶寶大小便應順其自然,堅決反對體罰和羞辱尿床的寶寶。有了這種指導思想,年輕媽媽對孩子尿床絕不大驚小怪,她們擔心那樣做會增加寶寶的壓力。
澳大利亞:兩歲以前用尿布
澳大利亞媽媽把小寶寶自由大小便看成是孩子這一階段才能擁有的人生樂事,對這一自然規(guī)律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寬容。
等寶寶長到兩三歲,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才慢慢摘去尿布。父母會借助和孩子的語言、手勢和目光交流,使孩子明白有了大小便該怎么做。
日本:媽媽沒有把尿的習慣
各國媽媽訓練寶寶如廁各有差異,但都不約而同地給了寶寶最大的寬容和自由。希望在這點上能給中國媽媽帶來一些啟發(fā)。
和美國媽媽一樣,日本媽媽也在寶寶2歲以后訓練如廁。但她們沒有為寶寶把尿的習慣。如果寶寶尿在地板上,媽媽一般不會著急,而是以細致地擦地的方式,讓寶寶體會他給媽媽添了許多麻煩。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 上一篇:如廁訓練,家長態(tài)度很重要
- 下一篇:如何應對寶寶如廁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