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干燥可能由環(huán)境干燥、頻繁清潔、皮膚屏障受損、維生素缺乏、皮膚病等因素引起,可通過加強保濕、調整清潔習慣、補充營養(yǎng)、藥物治療、就醫(yī)檢查等方式改善。
空氣濕度低或長時間處于空調房會導致皮膚水分流失加速。表現(xiàn)為緊繃、脫屑,秋冬季節(jié)或干燥地區(qū)更明顯。建議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外出時涂抹含甘油、透明質酸的保濕霜。避免長時間暴露于暖氣或冷風直吹環(huán)境。
過度使用皂基洗面奶、熱水洗臉會破壞皮脂膜。常見于每日洗臉超過3次或使用強力清潔產品的人群。應改用氨基酸類潔面,水溫控制在30℃以下,洗臉后3分鐘內及時涂抹保濕乳。沐浴時減少沐浴露使用頻率。
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疾病會導致角質層結構異常。伴隨紅斑、瘙癢時需使用尿素軟膏、凡士林修復屏障。嚴重者可短期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軟膏,但須遵醫(yī)囑下使用。
維生素A、E或必需脂肪酸攝入不足會影響皮脂分泌。日??稍黾由詈t~、堅果、深色蔬菜攝入,必要時口服維生素E軟膠囊、復合維生素B片。長期素食者需特別注意亞麻籽油等植物油脂補充。
魚鱗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系統(tǒng)性疾病會引起頑固性干燥。若伴隨甲亢癥狀或家族病史,需檢測甲狀腺功能。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干燥需控制血糖,配合使用含神經酰胺的醫(yī)學護膚品。
皮膚干燥護理需避免搔抓和過度去角質,選擇無酒精、無香精的保濕產品。冬季減少洗澡頻率至隔天1次,沐浴后趁皮膚濕潤時涂抹身體乳。貼身衣物選用純棉材質,飲食中保證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若干燥伴隨裂口、滲液或用藥無效,應及時到皮膚科排查特異性皮炎等疾病。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
201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