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患者需注意控制水分攝入、限制高鉀高磷食物、規(guī)律監(jiān)測指標、避免腎毒性藥物、預防感染。腎衰竭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病理狀態(tài),分為急性和慢性,需通過飲食調整、藥物管理、并發(fā)癥防治等多維度干預延緩病情進展。
腎衰竭患者尿量減少時需嚴格記錄每日出入量,保持液體平衡。每日飲水量建議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出現(xiàn)水腫或心功能不全時應進一步限制。避免飲用濃湯、果汁等高水分食物,可使用帶刻度的水杯量化攝入。血液透析患者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
腎功能下降會導致鉀磷排泄障礙,需避免香蕉、土豆、堅果等高鉀食物,以及動物內臟、奶制品等高磷食物。烹調時可用水浸泡或焯煮減少鉀含量。定期檢測血鉀血磷水平,必要時使用碳酸鈣片等磷結合劑。高鉀血癥可能引發(fā)心律失常,需緊急處理。
每周測量血壓2-3次,維持130/80mmHg以下目標值。每月復查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等指標,透析患者需監(jiān)測KT/V值評估透析充分性。記錄每日尿量及體重變化,發(fā)現(xiàn)尿量驟減或體重快速增長應及時就醫(yī)。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jiān)測。
禁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可能損傷腎臟的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需謹慎使用。造影檢查前需評估腎功能,必要時進行水化治療。中藥雷公藤、關木通等含馬兜鈴酸成分藥物絕對禁忌。
保持皮膚清潔,透析患者注意導管護理。流感季節(jié)前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接觸感染者后需早期干預。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尿頻尿急等感染癥狀時及時就醫(yī),避免使用腎毒性抗生素。維持血紅蛋白在110g/L以上可降低感染風險。
腎衰竭患者需保證每日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雞蛋清、魚肉等,控制蛋白質總量在每公斤體重0.6-0.8克。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活動。保持規(guī)律作息,戒煙限酒,冬季注意保暖。定期復診調整治療方案,腹膜透析患者需嚴格無菌操作。心理疏導有助于改善治療依從性,家屬應參與日常照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