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血管瘤可能會自行消退,但概率較低。血管瘤是嬰幼兒常見的良性腫瘤,部分體積較小的淺表型血管瘤在生長停滯期后可能逐漸消退,但深部或混合型血管瘤通常需要醫(yī)療干預。若血管瘤影響進食、呼吸或伴隨潰瘍出血,需及時就醫(yī)。
部分嬰幼兒血管瘤在出生后6-12個月進入增殖期,隨后進入消退期。此階段瘤體可能緩慢縮小,顏色由鮮紅轉為灰白,最終部分病例可完全消退。但消退過程常持續(xù)數(shù)年,且可能遺留皮膚松弛、毛細血管擴張等后遺癥。對于直徑小于1厘米、未快速增長的淺表血管瘤,醫(yī)生可能建議觀察等待。
多數(shù)嘴唇血管瘤需積極治療。位于唇紅緣的血管瘤易因摩擦導致潰瘍感染,深部瘤體可能浸潤肌層影響口腔功能。普萘洛爾口服溶液是首選藥物,可抑制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脈沖染料激光適用于淺表型,平陽霉素局部注射對混合型有效。若瘤體壓迫氣道或反復出血,需手術切除。未經(jīng)治療的血管瘤可能造成永久性唇部畸形。
發(fā)現(xiàn)嬰幼兒嘴唇血管瘤應盡早就診??漆t(yī)院,通過超聲或MRI評估深度。哺乳期母親需避免擠壓瘤體,保持唇周清潔。日常護理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避免進食過熱或尖銳食物。血管瘤消退后仍需定期隨訪,觀察有無復發(fā)或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