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低至30次/分可通過安裝心臟起搏器、藥物干預、調整生活方式、治療原發(fā)病、定期監(jiān)測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竇房結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藥物副作用、電解質紊亂、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
嚴重心動過緩心率<40次/分伴暈厥需考慮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包括單腔起搏器、雙腔起搏器兩種類型。起搏器通過電脈沖刺激維持正常心率,術后需避免強磁場環(huán)境并定期程控隨訪。
藥物引起的心動過緩需停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卓、洋地黃類藥物如地高辛等。急性發(fā)作可靜脈注射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臨時提升心率。
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心肌缺血患者需行冠脈造影評估是否需支架手術。電解質紊亂者糾正低鉀血癥、高鉀血癥,感染性疾病需針對性抗感染治療。
避免劇烈運動及突然體位變化,每日監(jiān)測晨起靜息心率并記錄癥狀。限制咖啡因攝入,睡眠時采用側臥位減輕迷走神經(jīng)張力,肥胖患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
動態(tài)心電圖可捕捉陣發(fā)性房室傳導阻滯,家庭自備血氧儀監(jiān)測SpO2。出現(xiàn)黑矇、抽搐、尿量減少等心源性腦缺血表現(xiàn)時需立即就醫(yī),未植入起搏器者避免駕駛等高危活動。
飲食建議增加富含輔酶Q10的深海魚、牛肉,補充鎂元素可通過堅果、綠葉蔬菜攝入,限制每日鈉鹽低于5g。運動選擇八段錦、平地步行等低強度有氧,避免憋氣動作。保持環(huán)境溫度20-24℃以減少心臟負荷,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改善靜脈回流。每3個月復查動態(tài)心電圖、甲狀腺功能、心肌酶譜等指標,隨身攜帶醫(yī)療警示卡注明用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