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救護車的警笛聲劃破了小區(qū)的寧靜。35歲的李先生因腳部劇痛難忍,被家人緊急送往醫(yī)院。醫(yī)生診斷后發(fā)現(xiàn),李先生的腳氣已經(jīng)引發(fā)了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淋巴結(jié)炎和敗血癥,情況十分危急。
腳氣,很多人以為不過是小毛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它可能會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導致手癬、甲癬、股癬等一系列皮膚頑疾。據(jù)調(diào)查,40%左右的腳氣患者會并發(fā)細菌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腳氣四大治療誤區(qū):你踩到了嗎?
許多人認為腳氣無法根治,其實不然。只要治療方法規(guī)范科學,腳氣完全可以做到“斬草除根”。然而,有些患者對腳氣的治療認識不夠,采用了錯誤的方法,反而事倍功半。下面我們來看看,以下治療腳氣的雷區(qū)您有沒有踩到呢?
1.錯誤使用外用藥
按照常人的觀念,腳氣一般都通過外用藥治療。但一些趾間糜爛型的患者,如果對傷口直接使用外用藥,會加大局部皮膚刺激性,增加細菌感染的幾率。還有少數(shù)患有糖尿病、腫瘤等疾病的腳氣患者,使用部分外用藥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觸發(fā)感染,需要格外注意。
2.提前停止藥物
醫(yī)生一般建議使用唑類外用抗真菌藥物涂抹于患處,一天兩次,每次涂抹十幾分鐘,療程為四到六周。然而,絕大部分腳氣患者不到兩周就放棄外用藥物的治療,沒有治療的耐心,怎能期望皮膚頑疾的治愈呢?
3.遺漏盲點
有些患者擔心藥物對皮膚產(chǎn)生刺激,每次涂抹藥物只涂在有明顯癥狀的部位,遺漏了一些隱患性的病灶。殊不知這些病灶在達到一定條件時會“蠢蠢欲動”,在皮膚爆發(fā)。某些類型的足癬,外用藥滲透力差,需要達到一定的涂抹厚度,其抗菌濃度才足以起到治療的效果。
4.家庭成員分開治療
腳氣十分容易交叉感染,如果一位患者治愈,但其他家庭成員仍未治愈,并且共用毛巾、拖鞋時,交叉感染的情況就很容易滋生。因此,家庭中如果有多人患腳氣時,應(yīng)該同時對他們進行治療。建議采用口服藥、外用藥物雙管齊下,才能對殺滅真菌有顯著療效。
腳氣預防早知道
腳氣是一種皮膚頑疾,會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很大的困擾,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大大降低腳氣的發(fā)病率:
注意足部的清潔,保持足部的干燥。
盡量避免在地毯、浴室地板赤腳走路。
選擇透氣的鞋襪,每天更換襪子。
在游泳池等公共場所自備毛巾拖鞋,避免使用公用毛巾、拖鞋。
結(jié)語
腳氣雖然看似小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健康問題。希望大家能重視腳氣的治療和預防,避免踩入治療的誤區(qū)。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被腳氣困擾,請及時就醫(yī),科學治療,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