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全稱為蒼白螺旋體感染,通常情況下,進行體檢時發(fā)現(xiàn)蒼白螺旋體感染的情況較少。若懷疑自身存在蒼白螺旋體感染,一般需要通過血液檢查、皮膚試驗等項目明確診斷。
一、血液檢查
1.特異性抗體:包括IgM和IgG兩種類型,其中IgM出現(xiàn)得較早,在感染后2周左右即可檢測到陽性結果,而IgG陽性出現(xiàn)在感染后6周左右,且可持續(xù)為陽性狀態(tài)。因此在感染早期使用,可判斷是否發(fā)生新近感染,而在晚期使用則可以評估治療效果以及判斷疾病進展程度。
2.非特異性抗體:即心磷脂抗體,其可在感染后3-4周檢出,但不能作為確診依據(jù),因為部分患者可能因患有惡性腫瘤、腎病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而導致該抗體呈陽性反應。因此當伴有其他異常情況時,則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來綜合判定。
二、皮膚試驗
臨床上常用的皮膚試驗方法是RPR試驗,即將可疑樣本注入人皮內觀察是否有硬結產(chǎn)生,并根據(jù)硬結大小及硬結周圍發(fā)紅范圍確定具體分型。如僅硬下疳型具有傳染性,其余各期均不具傳染性,同時不同顯色表示不同程度感染,陰性提示未感染或處于潛伏期。
三、影像學檢查
如果懷疑自身存在蒼白螺旋體感染,還可配合醫(yī)生進行X線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骨關節(jié)破壞等情況。另外,還可以遵醫(yī)囑進行B超檢查,以排查肝臟、腎臟等器官組織受累的情況。
四、實驗室檢查
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取下疳潰瘍滲出物或淋巴結穿刺液做成涂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游動的蒼白密螺旋體。
2.直接熒光檢查:取分泌物或組織切片放在玻片上,滴加熒光素標記的白蛉抗血清,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可顯示螺旋體被染成綠色亮點。
3.間接免疫熒光檢查:取分泌物或組織切片放在玻片上,滴加熒光素標記的白蛉抗血清,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可顯示螺旋體被染成紅色亮點。
4.分子生物學技術: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對蒼白螺旋體DNA進行擴增與檢測,敏感性高,可用于臨床早期診斷。
5.病理學檢查:取局部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見特征性的梅毒樹膠樣肉芽腫改變。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危險性行為,正確使用安全套,固定性伴侶。一旦確診為蒼白螺旋體感染,應及時就醫(yī)并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影響生育功能。
梅毒不一定是通過一次性生活就感染,感染概率與接觸方式、皮膚黏膜完整性、對方傳染性強弱等因素相關。 梅毒由梅毒螺旋...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可對男性和女性造成多系統(tǒng)損害。 男性感染梅毒后可能出現(xiàn)硬下疳、腹股溝淋巴結腫...
病理切片可以輔助診斷梅毒,但需結合血清學檢測等綜合判斷。梅毒的確診主要依賴特異性抗體檢測,病理切片通常用于觀察組...
坐了梅毒患者的熱凳子一般不會傳染。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母嬰傳播或血液傳播,日常接觸如共用坐便器、衣物或座椅通常不...
住院驗血一般能查出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通過血清學檢測如TPPA、RPR等方法可明確診斷...
治療后梅毒抗體值可能會下降,但具體變化情況與抗體類型、治療時機及個體差異有關。梅毒抗體分為非特異性抗體和特異性抗...
梅毒通常在感染后10-90天出現(xiàn)癥狀,具體時間與個體免疫狀態(tài)、感染途徑等因素有關。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
孕期梅毒需要做阻斷治療。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若不及時干預可能通過胎盤傳染胎兒,導致流產(chǎn)、死胎...
孕婦梅毒一般可以順產(chǎn),但需根據(jù)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及母嬰傳播風險綜合評估。若孕期規(guī)范治療且病毒載量低,通??山?jīng)...
與梅毒病人的衣服一起洗一般不會傳染。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日常衣物共洗不屬于高危傳播途徑。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