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面癱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治療,畢竟要通過治療才能夠控制病情發(fā)展,讓疾病沒有進一步發(fā)展下去的可能性。大部分患者都希望能夠追求藥方,找對藥方幫助自己解決病情,那么治療面癱方子是什么?下面復禾健康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白附子12克,僵參9克,全蝎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當歸15克,桂枝50克,絲瓜絡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2、秦艽10克,羌活、防風、白芷各9克,地黃10克,當歸9克,川芎10克,白附子、全蝎9克。水煎服,日1劑,但同時宜用西藥消炎,配合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痹
3、大豆200克,獨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先將大豆炒熟,與后兩味共搗碎,加入酒內煎數沸,去渣備用。每日早晚飲酒各1次,每次10毫升。
4、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甘草各6克,地龍10條(焙干),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參各13克。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服。
5、鮮楊樹皮60--100克。將樹皮加水1000毫升,煎沸后乘熱熏患側面頰部,器皿下煮小爐,文火緩緩加溫,使熱氣持續(xù)而均勻,每次40--60分鐘。
6、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6克,甘草6克,地龍10條(焙干),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蠶各13克。水煎服;日1劑。
7、鮮生姜1塊。將生姜剖開,取剖面反復向左向右交替涂擦患側上下齒齦(指口角、歪向側的對側)直到齒齦部有灼熱感或發(fā)熱感時為止,每天2--3次,7天為1療程。
8、小紅參、女金蘆、澤蘭各150克,白酒2500毫升。先浸泡半日后使用。每次20--40毫升,日服1次。
9、白芍10克,玄參9克,天冬10克,龍骨、牡蠣各9克,皂枝30克,代赭石20克,牛膝15克。水煮,每日1劑。
10、鱔魚血、白面若干。先以白面和水作面圈、貼緊在患側頰部(防止鱔血流掉),再以針在口角外緣半厘米外(上直對瞳孔)之地倉穴上,劃十字,橫豎各約半厘米,略使?jié)B出血,不使流血,然后將鱔魚頭切去,滴血于面圈內(地倉穴處厚些)二天后擦去,每隔2--5天換1次。
想必通過這篇文章大家對于治療面癱的方法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當中,大家不妨試一下這些偏方,小編在這里真誠的希望面癱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小兒中風面癱一般可以治療,但恢復情況與病因、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時機有關。中風面癱在醫(yī)學上稱為面神經麻痹,可能與病...
32歲出現嘴歪面癱可能與腦卒中、貝爾面癱、顱內腫瘤等因素有關,需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 腦卒中是導致突發(fā)面癱的常見原...
中風面癱的恢復時間通常為3-6個月,具體恢復速度與神經損傷程度、治療時機及個體差異有關。 中風導致的面癱屬于中樞...
中風面癱一般是指中樞性面癱,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中樞性面癱可能與腦梗死、腦出血等因素...
中風面癱嘴歪眼斜可能與腦卒中、面神經炎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改善。 中風面癱嘴歪眼斜常見于腦...
中風后面癱兩年,治好的概率相對較低,但仍存在恢復可能。 面癱恢復程度與神經損傷嚴重程度、治療時機及康復訓練密切相...
中風面癱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 中風面癱可能與腦血管病變、神經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面...
面癱不一定是小中風的前兆,但兩者可能存在關聯。面癱通常由面神經炎引起,而小中風多與腦部血管病變相關。 面癱主要表...
面癱患者艾灸可選取陽白穴、頰車穴、合谷穴等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功能。 面癱多由風寒侵襲面部經絡或病...
面部中風面癱八年通常屬于陳舊性面神經麻痹,可通過藥物、物理治療及手術等方式改善癥狀。 陳舊性面神經麻痹多與病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