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起源大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理稱,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大腸癌是指大腸黏膜上皮在環(huán)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fā)生的惡性病變,預后不良,死亡率較高。專家指出,對于大腸癌患者,可通過食療法進行治療。
1.西洋參無花果燉兔肉
【用料】兔肉100克,西洋參10克,無花果30克。
【制作】將兔肉洗凈,切塊。將西洋參洗凈,切薄片,無花果洗凈,把全部用料一起放人燉盅內,加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2小時,調味即可。
【食用】隨意飲湯食肉。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清腸解毒。適應于大腸癌屬脾陰不足、熱毒蘊結者,癥見形體消瘦、神疲體倦、乏力、納差
2.青木香橘皮粉
【用料】青木香100克,鮮橘皮100克。
【制作】將青木香、鮮橘皮分別揀雜,洗凈,曬干或烘干,青木香切成極薄片并剁碎,鮮橘皮切碎,共研成細末,裝瓶,防潮,備用。
【食用】每日3次,每次15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行氣止痛,抗癌解毒。
本食療方適用于大腸癌患者腹部脹痛
3.烏藥蜜飲
【用料】烏藥15克,元胡15克,半枝蓮20克,蜂蜜30克。
【制作】先將烏藥、元胡、半枝蓮分別揀雜,洗凈,晾干或曬干,烏藥、元胡切成薄片,半枝蓮切成碎小段,同放人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2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人容器,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食用】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行氣活血,散寒止痛。本食療方適用于大腸癌寒凝氣滯引起的腹部疼痛。
大腸癌好發(fā)部位包括直腸、乙狀結腸、升結腸、降結腸,其中直腸發(fā)病率最高。 1、直腸 直腸是大腸癌最常見發(fā)病部位,約...
大腸癌患者需注意術后護理、飲食調整、定期復查和心理疏導四個方面,以降低復發(fā)風險并提高生活質量。 1、術后護理 保...
大腸癌早期篩查方法主要有糞便潛血試驗、結腸鏡檢查、糞便DNA檢測、CT結腸成像。 1、糞便潛血試驗: 通過檢測糞...
大腸癌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預、藥物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 1、生活干預 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大腸癌的輔助檢查手段主要有糞便隱血試驗、結腸鏡檢查、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 1、糞便隱血試驗: 通過檢測糞...
大腸癌通過常規(guī)驗血無法直接確診,但部分血液指標異常可能提示腫瘤風險,需結合腸鏡等檢查明確診斷。相關血液檢測主要包...
大腸癌患者終末期可能出現嚴重營養(yǎng)不良,但直接死因通常為多器官衰竭而非饑餓。疾病進展會引發(fā)惡病質、腸梗阻等并發(fā)癥導...
大腸癌早期多數情況下可以治愈。治療效果主要與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方式等因素有關。 1、腫瘤分期...
若出現大腸癌情況,可以適量吃燕麥、西藍花、胡蘿卜、蘋果等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吃卡培他濱、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貝伐珠...
大便不成形可能是功能性胃腸紊亂、腸易激綜合征、腸道感染或大腸癌等疾病的表現,按疾病嚴重程度從輕到重排列。 1、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