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病日|關注腎臟病,關愛女性健康
2018年3月8日我們將迎來第十三個世界腎臟日,它的成立在于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及與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早期檢測和預防慢性腎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巧合的是,當世界腎臟日遇見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這也提供了一個契機讓人們重視女性健康,尤其是她們的腎臟健康以及女性腎臟病的特殊性。因此,今年的世界腎臟日主題被定為:關注腎臟病,關愛女性健康。
全球慢性腎臟病(CKD)
患病率為14.3%。
我國CKD患病率高達11.5%,
其中女性CKD的患病率為12.9%,
高于男性的8.7%。
CKD患者中合并高血壓者高達78.8%。
女性一生要經歷懷孕、生產、哺乳和更年期,
這些生理時期容易增加腎臟的負擔,
而這些生理時期血壓波動又大于男性,
復雜程度也高于男性。
女性CKD合并高血壓,
更應加強血壓管理,
堅持“早期達標,長期達標”。
嚴格的血壓管理將延緩腎臟病變進展,
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達28%!
CKD是一種全球公共衛(wèi)生問題,伴有腎衰竭和早亡的不良后果。CKD影響全球大約1.95億女性,目前它是女性死亡的第8大主要原因,每年接近60萬人死亡。為此小編帶大家對“腎臟病和妊娠”做出了全面解讀,以提高女性腎病患者對于妊娠的認識。
懷孕是女性的一個獨特狀態(tài),但妊娠也導致女性急慢性腎臟病發(fā)病風險增高,甚至可能影響到未來幾代人的腎臟健康。女性是各種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易感人群,這也會對生育和胎兒產生深遠的影響。
很多病人得了腎病后會變得非常焦慮,甚至認為“得了腎病就不能生孩子”,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能不能懷孕、什么時候懷孕應根據患者的原發(fā)病及身體狀態(tài)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懷孕時腎臟的解剖學和生理學變化
對于健康人來說,在懷孕的時候,腎臟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首先,腎臟的生理性變化為長徑增加約1cm,重量增加約20%。懷孕時腎盂、腎盞和輸尿管擴張,右側較左側明顯,這種“腎積水”現象在懷孕3月內出現,持續(xù)至分娩后12周。主要是由于懷孕時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抑制輸尿管蠕動,同時子宮擴大壓迫輸尿管造成機械性梗阻,兩者共同作用造成的。由于增大的子宮向右傾斜,所以右側輸尿管和集合系統(tǒng)擴張更明顯。
在懷孕的初期,由于心臟輸出量的增加和激素的作用,腎臟血流增加,腎小球率過濾GFR可以增加約50%。隨著GFR增加后,小管重吸收相對降低,孕婦可出現糖尿和氨基酸尿。既往沒有腎病的病人也可以出現生理性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達300~500 mg,發(fā)生率約為20%。
慢性腎病患者能不能懷孕?
腎臟的上述解剖和生理學的變化,一方面引起腎臟高濾過狀態(tài)、尿蛋白增加、先兆子癇等對腎臟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原有腎臟病會使孕婦更易發(fā)生先兆子癇、早產及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等。因此,對于慢性腎病病人,如果沒有計劃性、盲目的進行懷孕,不僅可能使得原有的腎病疾病加重,而且可能會危機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因此,建議懷孕應該是計劃性的,在準備懷孕前,應該去醫(yī)院的腎內科醫(yī)生處進行咨詢,來明確是否可以懷孕?什么時候懷孕比較合適?要回答這些問題,要根據患者的原發(fā)腎臟疾病、腎功能、尿蛋白、血壓等情況進行權衡。
慢性腎小球腎炎
目前慢性腎小球腎炎仍然是腎臟病的第一大病因,特別如IgA腎病在亞洲人群中發(fā)病率比較高。如果患者的血壓控制好、沒有腎功能不全、沒有腎病范圍內的蛋白尿、沒有嚴重的小管間質病變和血管病變,目前認為懷孕一般都是安全的。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者如果血肌酐正常,尿蛋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

1.64萬次閱讀
1.69萬次閱讀
1.7萬次閱讀
1.28萬次閱讀
1.69萬次閱讀
1.79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