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霉的毛巾不建議繼續(xù)使用,霉菌可能引發(fā)皮膚過敏或呼吸道問題,處理方式包括高溫消毒、專用清潔劑浸泡、陽光暴曬、定期更換、分類存放。
1、高溫消毒:
霉菌在60℃以上高溫環(huán)境中難以存活,將發(fā)霉毛巾放入沸水煮10分鐘或使用洗衣機95℃高溫程序清洗,可有效殺滅大部分霉菌孢子。處理后需徹底晾干,潮濕環(huán)境會加速霉菌再生。若毛巾已出現黑色霉斑且纖維破損,直接淘汰更安全。
2、專用清潔劑:
氧系漂白劑或含過碳酸鈉的除霉劑能分解霉菌色素,將毛巾浸泡在1:50的氧凈溶液中2小時,配合40℃溫水可增強去霉效果。避免使用含氯漂白劑,可能損傷棉纖維并殘留刺激性氣味。處理后需用清水反復漂洗3次以上。
3、陽光暴曬:
紫外線是天然殺菌劑,將洗凈的毛巾置于正午陽光下直曬4小時,正反面交替晾曬。竹纖維毛巾需避免長時間暴曬,紫外線可能加速纖維老化。梅雨季節(jié)可用烘干機高溫烘干代替,保持毛巾含水量低于10%。
4、定期更換:
普通毛巾使用超過3個月后,纖維孔隙會積累皮屑和霉菌,即使消毒也難以徹底清潔。洗臉毛巾建議每2個月更換,浴巾不超過6個月。選擇抗菌材質的竹纖維或銀離子毛巾,能延緩霉菌滋生速度50%以上。
5、分類存放:
擦手巾、洗臉巾、浴巾應分開放置,避免交叉污染。使用鏤空收納籃保持通風,濕度高的浴室需配備除濕機。每周用白醋擦拭毛巾架,酸性環(huán)境能抑制霉菌生長。新毛巾初次使用前建議鹽水浸泡,減少加工殘留物對微生物的吸引。
日??蓪幟仕崤c小蘇打以1:3比例混合制成防霉粉,每月清洗毛巾時添加15克。運動后及時用洗衣液預洗汗?jié)衩?,汗液中的尿素會促進霉菌繁殖。飲食上增加維生素A、E攝入,提升皮膚屏障功能,降低因霉菌接觸引發(fā)皮炎的風險。存放時折疊成卷狀比對折更利于水分蒸發(fā),陰雨天可用吹風機冷風檔輔助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