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毒一般指登革病毒,登革病毒一般能存活,但需要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才能存活。如果患者感染了登革病毒,建議及時就醫(yī)治療。登革病毒屬于黃病毒科,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登革病毒對熱敏感,56℃30分鐘或煮沸1-2分鐘即可滅活。紫外線、乙醚、氯仿等均可使登革病毒失去活性。登革病毒一般能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存活。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急性發(fā)熱性傳染病,臨床上以高熱、全身肌肉酸痛、皮疹、出血傾向為特征。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現。若患者確診為登革熱,則需遵醫(y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如使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利巴韋林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并注意飲食衛(wèi)生。同時還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導致交叉感染的情況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