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易產生腸粘連,其因素或病因是由于腹部手術時,在手術區(qū)域內會產生一系列充血、水腫、滲出等炎性反應。這種反應易致使腸壁之間,腸壁與腹壁之間,腸壁與大網膜之間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發(fā)生腸粘連之后,由于腸粘連的范圍、程度不同,征象表現也因人而異。發(fā)生腸粘連后的主要有:1、腹部不適和隱痛。腹部手術1~2周內,患者覺得腹有陣發(fā)性隱痛或不適。2、反復性嘔吐。其特點是無論進食還是飲水都可以引起嘔吐,嘔吐物可為腸內容物或胃內容物。3、排便排氣時間延長。一般說來,腹后手術2~4日隨著腸蠕動的恢復正常,排便排氣也可以恢復。但如果術后出現腸粘連,2~4日后則仍無排便排氣。術后出現持續(xù)性腹脹,有可能是腸粘連的反應,如是腸粘連,還可能伴有腸蠕動時的腹部局部隆起、腸鳴音活躍以及亢進等征象。對高度懷疑腸粘連的病人,加作腹部透視,可發(fā)現有局部腸段擴張,這是腸腔積液積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