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流膿中耳炎不一定必須手術,多數情況下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癥狀,少數情況需手術干預。
慢性流膿中耳炎可能與細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鼓膜穿孔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耳道流膿、聽力下降、耳痛等癥狀。若炎癥較輕且鼓膜穿孔較小,可遵醫(yī)囑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藥物控制感染,配合局部清潔護理。部分患者經規(guī)范藥物治療后,鼓膜可能自行愈合,流膿癥狀逐漸消失。
若藥物治療無效、鼓膜穿孔較大或合并膽脂瘤等并發(fā)癥,則需考慮鼓室成形術或乳突根治術等手術治療,以清除病灶并修復鼓膜結構。手術可有效改善聽力并降低復發(fā)概率,但需結合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及病變程度綜合評估。
日常應避免耳道進水,保持耳部干燥清潔,感冒時及時治療以防加重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