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便稀是怎么回事 新生兒大便稀該如何就醫(yī)
最近,許多母親問新生兒糞便稀疏是怎么回事?嬰兒的糞便是反映身體是否正常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對于嬰兒來說,糞便的正常與新生兒的健康直接相關,這就是為什么許多新父母甚至在餐桌上談論嬰兒的糞便而不介意的原因。
嬰兒大便稀疏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父母也非常關心。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從育兒專家那里了解到,事實上,新生兒腹瀉是很正常的,父母不必太擔心,嬰兒的大便稀疏,大便不形成,也不能表明嬰兒有腹瀉。
新生兒的腸道還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所以,很多食物都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了,很自然的一個生理現象。
寶寶再長幾個月,吸收能力提高后,大便會變稠,排便次數也會減少。
所以,只要媽媽覺得寶寶還是很活潑,精神很好,醒來就要吃奶,就沒問題。
如果寶寶的尿布經常濕,大部分都是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足夠的水分,腹瀉對他影響不大。
母親應該足夠注意新生兒糞便的數量和質地,因為糞便往往反映嬰兒的消化功能,所以正確識別正常和異常糞便來了解嬰兒的消化,對嬰兒非常重要。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這些都是靠細心的媽媽來發(fā)現!
另一方面,新生兒大便稀也不能說是完全正常的,如果寶寶在腹瀉期,那大便一定是稀的,這些情況都很復雜,所以這就靠媽媽對寶寶細心的照料和觀察了,如果寶寶大便一直很稀而沒有改善,同時伴隨的表現是發(fā)熱、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同時有嘔吐和腹脹,而寶寶表現的不愿或拒絕吃奶的時間少則一天幾次,多則數十次,還有大便稀薄,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等這些情況時,媽媽就要注意了,寶寶應該是腹瀉了,應帶寶寶及時就醫(yī)治療。
通過以上介紹,希望新媽媽對新生兒大便稀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所以新媽媽平時要特別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有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
同時,母親還應注意嬰兒的個人衛(wèi)生,以及瓶子、碗、衣服等物品應經常消毒。
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母親,她們的衛(wèi)生也應該特別小心,特別是清潔乳房。
簡而言之,照顧新生兒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有耐心,而且要有足夠的小心來對待新生兒,以促進兒童的健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