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婦科疾病,對女性的健康威脅很大。根據(jù)其發(fā)病原因,由于病菌病毒入侵引起的宮頸糜爛是病毒性宮頸糜爛,在臨床上也多有發(fā)生。女性由于不潔凈的性生活感染或衛(wèi)生習慣、過度清潔促使炎癥感染,都可導致病毒性宮頸糜爛的發(fā)生。治療病毒性宮頸糜爛宜找出具體的病原體對癥治療。
病毒性宮頸糜爛怎么引起的
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發(fā)病原因有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性生活、流產和分娩裂傷和細菌的侵襲等。長期慢性機械性刺激是導致宮頸炎的主要誘因。宮頸糜爛的發(fā)生是由于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或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如性生活損傷宮頸,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導致的。由于性生活時陰莖與宮頸有著直接的接觸,如果不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可以直接把病菌帶入陰道,感染宮頸導致宮頸糜爛。
病毒性宮頸糜爛的癥狀
病毒性子宮頸炎常合并陰道炎,多由于與患有病毒感染的男性性交后感染;也可能是間接的感染。病毒感染后,經(jīng)過3~7天才發(fā)病。第一次感染后,有明顯的全身不適,疲乏,低熱,頭痛等。婦科檢查時可以見到外陰,陰道,宮頸紅腫伴疼痛,宮頸表面形成疤疹或潰瘍結癡,病面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
病程可長達6周。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后,病變處可有病毒潛伏,在神經(jīng)節(jié)的背側根長期寄存下來,直到下次再發(fā)病。如果第二次復發(fā),病情一般較第一次輕。
病毒性宮頸糜爛怎么治療
1、藥物治療:對于糜爛面小的、炎癥浸潤比較淺的可采用以下藥物治療方法
高錳酸鉀:月經(jīng)后局部涂藥,1~2個月后再重復用藥1次。在采用上述藥物時,要小心操作,防止周圍陰道壁的燒傷,而且要注意用藥時消毒,預防重復感染。
2、物理治療:用于糜爛面積較大的、炎癥浸潤較深的宮頸糜爛。
①電熨:用特制的電熨器,將糜爛面組織燒灼后,使之壞死脫落,而且要達到一定深度,這樣治療效果好。
②激光治療:多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儀,用特制的激光治療頭照射宮頸糜爛組織,使糜爛組織碳化、結癡、脫落,再生長出新的鱗狀上皮。一般1次即可治愈。術中無特殊不適,有少數(shù)病人脫痂時有出血
③ks儀治療:是采用特殊波段光熱的治療,無痛苦。效果好。在用以上方法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外陰清潔,禁止性生活、陰道灌洗及坐浴,還應定期復查觀察糜爛面愈合情況。
④冷凍療法:用特制快速冷凍裝置,使宮頸糜爛面病變組織冷凍、壞死、脫落。常用的冷凍劑是液氮,使冷凍器冷凍頭的溫度可降低到-196攝氏度,放到宮頸的表面,使糜爛的組織冷凍壞死、脫落,再生長出新的上皮組織。1次即可治愈。一般無不良反應,少數(shù)病人有輕微的頭昏、下腹疼痛等。
3、手術治療:對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宮頸糜爛較深或面積較大、宮頸肥大或疑有癌變者,可考慮作宮頸錐形切除或全子宮切除術。
溫馨提示:病毒性宮頸糜爛患者的的治療,首先要做宮頸抹片,排除癌前病變,然后進行宮頸分泌物的病原學檢查,以便確診是由于哪種病原體引起的,必要時可以做病原體培養(yǎng)+藥敏,以便選擇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有局部用藥和全身用藥,但對于中,重度宮頸糜爛的治療還是物理治療較好,如:激光,微波,波姆光,紅光,LEEp刀等。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病情的治療方法,進行規(guī)范的治療。
重度宮頸糜爛可通過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保婦康栓、消糜栓、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等,但需排除宮頸癌前病變或感染因素后...
宮頸糜爛出血可通過局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定期復查、調整生活習慣等方式處理。宮頸糜爛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慢性炎癥...
宮頸糜爛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微波治療和利普刀手術,具體選擇需根據(jù)糜爛程度、患者年齡及生育需求等因素綜合評估。 1. ...
宮頸糜爛治療需注意避免過度治療、規(guī)范用藥、定期復查及保持會陰清潔。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及生...
宮頸糜爛一度主要表現(xiàn)為宮頸柱狀上皮外移,通常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白帶增多或接觸性出血。 1、生理性改變 ...
宮頸糜爛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調理等方式治療。宮頸糜爛通常由激素變化、慢性炎癥、機械刺激、宮頸...
宮頸糜爛輕度可通過生活調節(jié)、局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宮頸糜爛多為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少數(shù)與慢...
宮頸糜爛的危害主要有誘發(fā)炎癥、影響生育、增加癌變風險、引發(fā)心理壓力。 1、誘發(fā)炎癥 宮頸糜爛可能導致宮頸局部抵抗...
治療宮頸糜爛的外用藥物主要有聚甲酚磺醛栓、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保婦康栓、硝酸咪康唑栓等,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jù)病...
宮頸糜爛出血顏色通常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炎癥刺激、宮頸病變、激素變化等原因引起。 1. 生理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