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屬于中醫(yī)“腸”、“腸積”、“臟毒”、“鎖肛痔”、“下痢”等疾病的范疇,在中醫(yī)古文獻中未見有大腸癌之病名,但有許多類似大腸癌的記載。治療大腸癌的中藥內(nèi)服方有:
1.槐角丸
槐花15克,地榆炭15克,黃芩10克,當歸10克,炒枳殼10克,防風10克。加水適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勻后分2次餐后溫服。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于大腸癌濕熱蘊結(jié)證。
2.膈下逐瘀湯
當歸尾12克,赤芍I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川芎10克,丹皮12克,延胡索lo克,香附10克,烏藥10克,甘草5克,枳殼10克,五靈脂10克。加水適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汗200毫升,混勻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行氣活血、化瘀解毒功效,適用于大腸癌氣滯血瘀證。
3.參芪方
黨參20克,炙黃芪30克,炮姜6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葡萄藤30克。上藥加水適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勻后分2次餐后服用侮具有健脾補腎s扶正祛邪的功效,適用于晚期大腸癌,證屬脾腎陽虛者。
4.敗醬草方
敗醬草30克,馬齒莧30克,白英30克,槐花15克,黃芪30克,黃精15克,枸杞子15克,雞血藤15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克,陳皮6克,女貞子15克。加水適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勻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1于大腸癌。
大腸癌的癥狀可能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體重下降等。 大腸癌早期可能僅表現(xiàn)為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與便秘交替...
大腸癌的形成與遺傳、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guān),治療需根據(jù)病情選擇手術(shù)、化療或放療等綜合手段。 大腸癌的發(fā)生通常由...
大腸癌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定期篩查、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預防。 調(diào)整飲食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措施,建議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制...
大便出血可能是大腸癌的表現(xiàn),但也可能與痔瘡、肛裂等良性疾病有關(guān)。 大便出血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其中痔瘡和肛裂是...
大腸癌可能與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習慣、慢性腸道疾病等因素有關(guān)。 遺傳因素是大腸癌的重要誘因之一,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
篩查大腸癌時,通常需要采集新鮮大便樣本,并確保樣本未被尿液或水污染。建議使用醫(yī)院提供的專用采樣容器,在排便后立即...
經(jīng)常喝蜂蜜水不能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生。蜂蜜水雖然含有一定營養(yǎng)成分,但尚無科學證據(jù)表明其具有預防惡性腫瘤的作用。 蜂蜜...
大腸癌手術(shù)后恢復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數(shù)周至數(shù)月?;謴蜁r間的長短與手術(shù)方式、患者身體狀況及術(shù)后護理密切相關(guān)。術(shù)后...
大腸癌與腸結(jié)核在病因、癥狀、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大腸癌是惡性腫瘤,腸結(jié)核是由結(jié)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大腸癌的形成通常與遺傳因素、腸道慢性炎癥、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吸煙酗酒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主要有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jié)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