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上來看,月經與女性的肝、脾、腎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女性肝脾調和,腎氣旺盛,沖任脈盛。中醫(yī)學上認為在月經的不同時期,女性的氣血表象也不同,所以,治療和用藥的原則都不一樣。所以中醫(yī)上治療月經不調的關鍵就是服用的時間,癥狀不同,用藥也不同。中醫(yī)調經最主要是通過每一個人的身體情況進行辯證論治,在這方面比較好的是婦良方調溫貼。然后通過化瘀散結、調理氣血、補益沖任等方面進行調理女性各臟器的功能,從而內分泌的調節(jié)保持均衡狀態(tài)。
脾腎氣虛型。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黨參20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續(xù)斷15克,補骨脂15克,菟絲子20克,艾葉10克,首烏30克,當歸12克。方解:本方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益氣,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xù)斷補腎,艾葉溫經止血調經,首烏、當歸養(yǎng)血調經,炙甘草調和諸藥。
肝腎陰虛型。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于口燥,失眠多夢,小便黃少,大便于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shù)。治法:滋養(yǎng)肝腎,清熱調經。方藥:二至丸合兩地湯加減。女貞子15克,旱蓮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絲子15克,五味子9克。方解:本方用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菟絲子滋養(yǎng)肝腎,于地、白芍、玄參、麥冬滋陰清熱,五味子交通心腎,并有收澀止血的作用。
氣血虛弱型。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治法:益氣養(yǎng)血調經。方藥:滋血湯加減。當歸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2克,茯苓20克,雞血藤30克,黃精20克,首烏20克。方解:本方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雞血藤、首烏、黃精補血養(yǎng)血,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補益氣血調經之功。
肝郁氣滯型。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經色紫紅,夾血塊,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暖氣食少,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治法:疏肝理氣調經。方藥:逍遙散加減。柴胡12克,白芍15克,當歸12克,茯苓15克,白術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方解:本方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氣,當歸、白芍養(yǎng)血調經,茯苓、白術健脾和中。
血寒型。主證: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夾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質淡黯,苔白,脈沉遲。治法:溫經散寒調經。方藥:溫經湯加減。桂枝10克,艾葉10克,熟附子9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牛膝12克。方解:本方用桂枝、艾葉、熟附子溫經散寒調經,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調經,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調經,牛膝活血化瘀通經。
血瘀型。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或多或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經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舌質紫暗,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弦澀。治法:活血祛瘀調經。方藥,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減。當歸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炒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益母草30克。方解:本方用四物湯養(yǎng)血活血調經,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炒蒲黃、五靈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
月經不調與排卵期出血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及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改善。 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
月經不調患者生活應注意調整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紊亂、精神壓力過大、婦科疾病等因素有關...
月經不調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補充特定營養(yǎng)素、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改善。 月經不調可能與氣血不足、內分泌紊亂、體寒...
月經不調可能與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卵巢功能異?;蜃訉m發(fā)育不良,表現(xiàn)為...
月經不調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及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改善。 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婦科疾病或精神壓力過大等因...
月經不調可能引起不孕,具體需根據病因判斷。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病變等因素有關,長期未干...
月經不調通常表現(xiàn)為周期紊亂、經量異?;虬殡S不適癥狀,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婦科疾病、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月經不調常...
月經不調可通過調整飲食、規(guī)律作息、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 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婦科疾病、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女性月經不調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及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改善。 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婦科疾病或精神壓力過大...
女性月經不調在飲食上需注意營養(yǎng)均衡,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可適量補充含鐵、維生素E及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 月經不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