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西班牙研究顯示,僅憑支氣管擴張即可預測中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死亡率,且獨立于肺功能和其他危險因素。 這一結果意味著“支氣管擴張可被視為新的COPD預后因素”。這項研究發(fā)表在《美國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雜志》2月7日在線版上(Am.J.Respir.Crit.CareMed.2013Feb.7[doi:10.1164/rccm.201208-1518OC])
這一結果意味著“支氣管擴張可被視為新的COPD預后因素”。這項研究發(fā)表在《美國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雜志》2月7日在線版上(Am.J.Respir.Crit.CareMed.2013Feb.7[doi:10.1164/rccm.201208-1518OC])
主要研究者、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醫(yī)院的MiguelAngelMartínez-García博士表示,確認支氣管擴張“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原因是高分辨率CT易于診斷這種情況,而且我們已掌握了針對其慢性支氣管炎癥和感染的有效治療手段。這些患者應接受不同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可以被視為一種新的表型:COPD伴支氣管擴張。
我們已知道支氣管擴張與COPD患者更嚴重的急性加重、更頻繁的細菌定植以及更嚴重的損傷相關。但對于支氣管擴張與死亡率的關聯——或者前者作為預后因素的可行性,我們之前并不清楚。
研究者對115例中至重度COPD伴支氣管擴張患者和86例COPD不伴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了隨訪。多數患者為男性,平均年齡為70歲左右,平均體重屬于超重范圍。平均吸煙史為60.7包-年,COPD病程超過10年。少數患者有結核或活動性肺炎病史。
結果顯示,支氣管擴張組有43例患者(37%)死亡,而無支氣管擴張組僅死亡8例(9%)。COPD急性加重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在校正呼吸困難、體重指數、潛在致病性呼吸道微生物及其他潛在混淆因素之后,研究者發(fā)現,COPD伴支氣管擴張患者的死亡幾率是COPD不伴支氣管擴張患者的2.5倍[危險比(HR),2.54;95置信區(qū)間(CI),1.16~5.56;P=0.02]。
伴支氣管擴張的患者還表現為“臨床和功能方面的COPD病情更重,全身炎癥指標濃度更高,以及氣道中潛在致病性微生物(PPM)更多見”。支氣管擴張組有59%(68例)患者分離出呼吸道PPM,而這一比例在無支氣管擴張組中僅為20%(17例)。 最常見的是流感嗜血桿菌,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
最常見的是流感嗜血桿菌,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
研究者認為,細菌性呼吸道定植和隨后發(fā)生的炎癥,很可能在支氣管擴張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后者又反過來加劇細菌定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但早期識別這一亞組患者并使用口服莫西沙星或吸入性抗生素,有可能打破這一惡性循環(huán)。
 
	
	
	支氣管擴張可能由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通常與呼吸道反復感染、免疫...
左肺支氣管擴張并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氨溴索等藥物,治療需結合病原體檢測和病情嚴重程度調整方案。...
支氣管擴張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慢性咳嗽、反復咯血、大量膿痰等表現。無癥狀期通常與輕度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胸悶可通過體位引流、藥物治療、氧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支氣管擴張胸悶通常由感染加重、痰液阻塞、合并氣...
支氣管擴張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及理化刺激,其中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誘因。 1. 感染因...
支氣管擴張的典型表現包括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反復咯血和活動后氣促,癥狀發(fā)展可分為早期輕度感染、中期持續(xù)排痰和晚期...
支氣管擴張通常不會自行修復。支氣管擴張屬于結構性肺損傷,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療、支氣管舒張劑、祛痰藥物和手術...
肺結核引起的支氣管擴張可通過抗感染治療、支氣管擴張劑、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該病通常由結核桿菌感染導致支...
支氣管擴張患者咳嗽時可適量吃雪梨、白蘿卜、百合、銀耳等食物,也可遵醫(yī)囑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羧甲司坦口服溶液、乙酰...
支氣管擴張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日常護理等方式治療。支氣管擴張通常由感染、遺傳因素、免疫缺陷、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