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不一定必須換瓣,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球囊擴張術、外科瓣膜成形術、生物瓣膜置換術、機械瓣膜置換術。具體選擇需根據(jù)患者年齡、狹窄程度及癥狀綜合評估。
輕度狹窄且無癥狀的患者可定期隨訪,通過藥物控制病情進展。常用藥物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片減輕心臟負荷,β受體阻滯劑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降低心肌耗氧,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異山梨酯片緩解癥狀。藥物治療需配合低鹽飲食并避免劇烈運動。
適用于兒童或青少年單純性狹窄,通過導管將球囊送至狹窄處擴張。該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小但可能發(fā)生瓣膜反流,術后需長期隨訪。典型適應證為跨瓣壓差超過50mmHg且無嚴重鈣化。
通過開胸手術直接修復病變瓣葉,保留自身瓣膜結構。適用于瓣葉發(fā)育不良但無明顯鈣化的患者,術后需預防性使用華法林鈉片抗凝3-6個月。該術式能延緩換瓣時間但存在再狹窄風險。
采用豬心包或牛心包制成的生物瓣替換病變瓣膜,適用于老年或不愿長期抗凝的患者。術后無須終身抗凝但耐久性較差,生物瓣膜如牛心包瓣通??墒褂?0-15年。術后需定期超聲評估瓣膜功能。
植入碳合金機械瓣適用于預期壽命長的年輕患者,需終身服用華法林鈉片維持INR在2.5-3.5。機械瓣如雙葉瓣耐久性好但存在血栓風險,術后須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并定期監(jiān)測凝血功能。
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心臟超聲,避免感染性心內膜炎高風險操作如牙科手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日常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步行,控制血壓在120/80mmHg以下,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g。出現(xiàn)活動后胸痛、暈厥或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就醫(yī)評估手術指征。